首页 > 文史

为什么晚清会发生大旱灾?李鸿章挪用工资救灾

1876年初春,京师。

连续几个月没下雨了,北京师范大学和直隶地区都很恐慌。朝廷也注意到了这一现象,并于5月11日发布了一条神秘信息,称:“自从北京师范大学进入春天以来,雨很少,夏天过后,农田等待毛孔。”

对于“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经济来说,洪水和旱灾非常麻烦。因此,朝廷非常关心,并迅速出台了治疗措施:祈雨。朝廷命令五位大臣以虔诚的心情祈雨,希望上帝幸福,降下雨。

然而,祈祷雨似乎毫无用处。干旱一直持续到冬天,使当年的秋粮没有收获。就连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直隶相邻的省份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干旱,庄稼大面积道歉。

1877年,一场罕见的大旱爆发。由于大旱从1877年横跨1878年,1877年是丁丑年,1878年是戊寅年,被称为“丁戊奇荒”。

粮食没有收获,受害者不得不吃草根树皮生活。1877年春天,受害者也可以吃草根树皮。夏天,即使吃完草根树皮,也会买孩子卖女儿。《申报》记载:

[img]669583[/img]

“到处都是灾难,到处都是悲伤。一开始,我卖掉了我的儿子和女儿来延年益寿,然后我挖了草根,拨树皮吃饭。树皮耗尽,野草长时间不复生。。。路边倒死,一天比一天。”每天都有人饿死在路边,令人震惊。

饿死只是第一步。当所有能果腹的东西都被搜索干净后,必然会出现“人相食”的现象。具体现象我就不说了,太惨了,怕你的心受不了。只说一个数据:美国学者、华阳慈善协会秘书沃尔特·马洛里在《饥荒中国》中透露,“丁戊奇荒”导致900万-1300万人死亡,“1876年至1879年...大约有900万至1300万人死于饥饿疾病和强奸。”

山西巡抚曾国荃在《请拔西征兵》中描述“晋省(山西省)遭遇荒旱...赤地有余,饥民有五六百万,所谓灾难。查之父老,咸是200多年未有的灾难。”曾国荃称这场大旱为200年未见的大灾难。

“丁戊奇荒”最严重的地方是直隶地区,直隶地区最高军政民长官是直隶总督。当时,李鸿章担任直隶总督和北洋通商大臣,是直隶地区公众的“父母官”,有义务救济灾民。

如何救济灾民?只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筹集粮食。二是多方筹集资金,购买粮食。

在筹集粮食方面,直隶地区没有粮食,直隶地区周边省份也没有粮食。李鸿章不得不向朝廷报告,并在其他省份调动水稻和大米。从1877年到1878年,在李鸿章的努力下,朝廷拨付了21万石水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灾难。

在筹集资金方面,李鸿章首先向朝廷伸出手,要求14万两银子救灾。当时朝廷财政吃紧,户部没有“余粮”,这笔钱拿出来后再也无能为力了。李鸿章只能另找办法,比如请兄弟省支持。1878年,李鸿章收到江苏、上海、两淮、浙江、江西、湖北、福建、广西等省的救灾款,共11万余银子。李鸿章还接受了外国援助,并在中国人聚居的地方筹集了资金。

为了救灾,李鸿章甚至挪用了工资。

1877年,李鸿章挪用了36万两银子,包括司道库、工资制度、附属粮银和军事工资。1878年,李鸿章再次从北洋海防资金中拨付了8.2万两银子,用于直隶地区救灾。

“一方有困难,各方支持。”江南士绅慷慨解囊,捐粮捐粮,筹款筹款,开了很多粥厂,收容逃往江南的灾民,写了一首急公好义的赞歌。

李鸿章在“丁戊奇荒”前后全力救灾,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减少了灾害的损害程度,应该得到肯定


为什么晚清会发生大旱灾?李鸿章挪用工资救灾为什么晚清会发生大旱灾?李鸿章挪用工资救灾

,,,,,

  • 史书上的纪晓岚:身材魁梧粗壮 每天吃肉数十斤
  • 在人们通常的印象中,纪晓岚既是一位文人,当然是一副文弱书生的形象,其实不然,记载中的纪氏却是一个身材魁伟的粗壮汉子。...

  • 出身卑微却是康熙最爱的人,其子被雍正虐杀
  • 飞上枝头 魏琳琅在历史上有一个真正的原型。那个人是康熙皇帝的好妃子。历史上的好妃子出生在辛人库。这种身份的人只能在宫里...

  • 顺治皇帝出家了 即使出家,顺治也会是花和尚吗?
  • 在《鹿鼎记》中,金庸说顺治皇帝出家了,康熙皇帝还派韦小宝去伺候。 那么顺治有出家吗? 当然,他没有出家门。 然而,关于他...

  • 荒唐的天王:洪秀全临死前的话让人哭笑不得
  • 1862年,曾国权率领10多万湘军精锐围困天平天国都城天京。经过激烈的战斗,到1863年底,湘军几乎突破了天京外的所有战略要地...

  • 文化学者曹溶的成就有哪些?主要作品有哪些
  • 通过了解曹溶生平简介得知,曹溶生于公元1613年,卒于公元1685年,享年72岁。在介绍曹溶生平简介的书籍中,都提到了曹溶的生...

  • 遏必隆简介 清朝时期,康熙皇帝的辅政大臣遏制了隆生
  • 遏必隆(?-1673年),牛虎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后金开国五大臣之额也是第十六子。顺治十八年(1661年),与索尼、鳌拜、苏克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