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履,字安道,畸老,抱独老人,约生于元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卒年未知,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依然存在,昆山(今属江苏)人,祖籍魏博(今河北),元末明初医学家、画家、诗人。学医于朱丹溪,是他的门人,尽得朱氏之学。《古今医统》称王安道为“研究天人,文章冠世,医源极深,直穷奥秘”。《四库全书提要》称其“实能落实源流,非漫为夸世者”。充分说明王氏之学在医学理论上颇有造诣,其探讨医学强调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治学严谨,立论有据。有《医经溯迁》、《百病钩玄》、“医韵统”等,现在只有“医经溯迁”行于世,是其代表作。
《古今医统》称王安道为“研究天人,文章冠世,医源极深,直穷奥秘”。
《四库全书提要》称其“实能落实源流,非漫为夸世者”。
这充分说明王氏之学在医学理论上有很大的造诣,其探讨强调医学在临床实践中的指导作用,治学严谨,立论有据。有《医经溯迁》、《百病钩玄》、《医韵统》等,现在只有《医经溯迁》行于世,是其代表作。
[img]668989[/img]
1.意溢乎形
他所说的形式,不是无意的形式,而是“主意”的形式。
2.“法在华山”和“艺术家就天”.“法在华山”是古人所说的“外师造化”,王履注重注意而不轻,他认为自己的思想是受华山启发的。
3.宗与不宗
对传统的借鉴是继承,反传统实际上是一种继承,但继承的角度不同。
4.“去故就新”
古人是人,能立家数,后人也是人,也要立家数,不能“纸丝人辗转相承”.“去故就新”。 吴中先贤谱 苏 文 编绘
[img]668990[/img]
5.避免马首之络
强调画家要有自己鲜明的个性。
6.五师心,心师目,眼师华山
这句话和前人说的“心师造化”、“外教的天性,中心的源泉”是相似的。王履能根据自己的身心经历,用如此简洁精辟的话语指出绘画理论,这是非常罕见的,对后代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王履:字安道,号畸老,号抱独老人,元末明初医学家、画家、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