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标题,有没有朋友认为是辽东铁骑,还是北京三大营: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对不起,这让每个人都失望了。其实和明孝陵有关。
这就是传说中的孝陵卫。
“卫”是明朝军事编制的一种。当时各省辖区分为几个防御区,各区都设有卫兵。卫兵下面还有一个地方,有一千个地方和一百个地方。每个卫兵有5600人,最高长官叫指挥使。当时,卫兵所的驻地是重要的军事城镇或关键地方。由于明孝陵是朱元璋和马皇后太祖的陵墓,所以在这里设立了孝陵卫兵进行守卫。
昨天,我们有一篇文章说,但一些朋友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明朝最著名的应该是十二卫。他们分别是:锦衣卫、旗手卫、金武前卫、金武后卫、玉林左卫、玉林右卫、福军左卫、福军右卫、福军前卫、福军后卫、虎本左卫。
这十二卫是明朝皇帝保卫宫廷的禁军。所有的士兵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严格训练的强壮和非凡的武术人士。光是这十二卫的名字就给人一种牛气哄哄的感觉。看到这里一定有朋友好奇。为什么没有孝陵卫?
孝陵卫根本不在亲卫序列中,是另一支神秘的部队。自公元1398年朱元璋死后一个月正式成立孝陵卫以来,这支神秘的部队一直守护着“孝陵”267年。
当时,孝陵卫还有一个“经验部”,相当于当前的军事警卫机构,是一支专业保护“孝陵”的军队。其中,每5600名官兵是一名卫兵,其中5名是一名卫兵,每名是1120人。这些官兵都是经过长期训练选出来的。其中,选出了500名精英士兵。
当时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算是精兵?能骑马快速驰骋,还要骑马穿越一条战壕,穿过一堵墙,马上开弓射箭,三箭中两箭合格。
此外,这些精英士兵每五年进行一次评估,采用最后一次淘汰制。如果他们不能继续胜任,他们的儿子可以继续帮助守卫陵墓。没有儿子的士兵可以领工资回家养老。你知道,这种福利在当时的其他军队中是独一无二的。史料载道:“不称职的人可以由他们的男人代替。如果他们没有男人代替,他们应该回家供养老人。”
[img]668177[/img]
后来,明朝灭亡,孝陵不再由驻军守卫。结果,它遭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康熙和乾隆在南巡参观陵墓时看到了这一幕。他们都认为孝陵仍然需要保护,所以他们在这里设立了一个特别的陵墓监视器,其中有40个陵墓家庭,并拨出了几个司香田。
咸丰时期,孝陵地区成为清军和太平军的战场,地表上的建筑物遭到毁灭性破坏。对于当时孝陵荒芜的场景,有一首诗证明了“草满故陵埋石马,月亮荒径哭铜驼”。
到目前为止,孝陵卫已经从一支军队变成了地名。
[img]668178[/img]
孝陵卫是什么样的军队? 大明最神秘的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