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先生说:“如果我们不研究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我们就不能写出真正的中国文化史、中国哲学史甚至中国历史。”因此,佛教对中国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所以我们都知道佛教是一种外国宗教,写作自然不可能是中文,当时社会上没有翻译或其他多媒体设备,更不用说给你翻译了。
在这种情况下,佛经是如何流传的?自然是人为一字一句翻译的。
其中最著名的是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四人。他们四个被称为中国佛教的四位翻译家。
玄奘大师,通过四大名字之一的《西游记》,我们基本了解了一些东西。虽然里面有神话,但最原始的意图没有改变,那就是“去西方学习经典”。这里就不赘述了。
那么其他三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呢?们先来看看四人之首的鸠摩罗什。
[img]668402[/img]
鸠摩罗什,看起来像个外国人,其实是个混血儿,祖籍天竺,出生在新疆,家境显赫,祖父是天竺的老相国,父亲鸠摩罗炎也是个高僧。鸠摩罗什小时候很聪明,半岁说话,三岁认字,五岁博览群书。但光读万卷书还不够,还得行万里路。当然,不管他有多神童,他都不可能独自旅行,更不用说他只有七岁了。那陪他旅行的人是谁呢?是他母亲的栖婆。
鸠摩罗什选择出家也与他母亲有关。他的母亲出生在龟兹国王族,也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她的家庭长辈为她挑选了一位幸福的绅士。这个人是鸠摩罗什的父亲鸠摩罗炎。但芪婆对鸠摩罗炎的讲经并不满意,当鸠摩罗什出生时,她把所有的理想和抱负都寄托在儿子身上。她不习惯鸠摩罗什。七岁时,她带他出家,参观了天竺。可以说,鸠摩罗什的成就与他母亲的教育有很大关系。
[img]668403[/img]
后来,他和母亲回到龟兹国。公元382年,前秦皇帝傅坚派将军吕光攻打雁栖、龟兹,将鸠摩罗什带到河西走廊。为了安顿鸠摩罗什,吕光专门建了一座鸠摩罗什寺。从那以后,鸠摩罗什一直呆在寺庙里。直到公元401年,秦皇帝姚兴派遣将军,西伐后凉。当时鸠摩罗什在凉州很有名,姚兴把鸠摩罗什带到长安。仅11年就翻译了35部《经论》,294卷。对中国佛教的发展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佛教四大翻译家是谁?皇帝曾出兵西域抢夺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