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夏(公元407-公元431年)不同于三代夏朝,又称夏国,或大夏、赫连夏、五胡十六国之一。由匈奴铁弗部赫连姓建立的政权。首都万城/后迁:长安/后迁:统一万/后迁:上/后迁:平凉。历经三帝25年。
赫连氏原本是匈奴南单于后裔,内迁后改姓刘,匈奴铁弗部刘卫辰的三个儿子,十六国时先依刘渊,后附前秦。傅坚灭代国,命其首领刘卫辰监视黄河以西。根据朔方之地,前秦瓦解后,刘卫辰势力发展。刘卫晨在战争失败的时候,侥幸逃脱,投靠了父亲的朋友。位于三城(今陕西延安)的薛干部(晋书为主干部)族长太悉佛(晋书为主干部)。当然,刘勃勃的举动并没有在薛干部上演王子复仇等童话故事。在黄河以南战略根据地的需要和部落之间的仇恨的双重驱使下,西燕未能救援的拓跋贵袭击了薛干部,迫使刘勃勃再次逃跑。
[img]668117[/img]
在后秦的仕途中,刘勃勃注定以冲突告终。虽然后秦的君主姚兴非常喜欢刘勃勃,但他的大臣们并不认为流亡者是一个安全的落魄公子。
公元407年,后秦边境羽翼丰富的刘勃勃终于抑制不住自己的欲望。今年5月,刘勃勃正式脱离姚兴的统治,理由是后秦和他的死敌拓跋魏国缔以及他对他的不公。同年6月,刘勃勃正式建国,国号为大夏。根据刘勃勃的初衷,这个国家的名字是调查他的祖先匈奴夏后氏。然而,此时归属于刘勃勃的匈奴不再是保留原始纯血统的匈奴,甚至不是“胡父鲜卑母”的铁弗部。因此,刘勃勃的夏国被称为胡夏。赫连勃勃与同时期的几个国家有很大的不同。这个国家建国时,不仅没有固定的领土,而且在建国初期,它的创始人也不热衷于开放领土,这在立国者眼中是非常自然和普遍的。在赫连勃勃的带领下,新生胡夏国的百官和她所谓的子民几乎肆意掠夺后秦的领土。
公元417年,东晋围长安,后秦姚红投降国亡。赫连勃勃乘晋军刘裕返回军队时,南下关中占领长安。
公元418年,赫连勃勃成为皇帝,改为元昌武,改为真兴。他仍然统一了所有的城市。长安是南都,他命令太子赫连贵守卫。赫连贵是“将军、雍州牧羊人、南台尚书记录”。后来,赫连勃勃讨厌王子,想废除赫连贵的另一个王子。赫连贵得知后起兵反,被弟弟赫连昌杀害。于是赫连勃勃将赫连昌改为王子。
赫连勃勃死于公元425年,赫连昌继位。
公元426年,北魏围统万,夺取长安;第二年,攻下统万。关中与陇东、北魏争夺胡夏的残余势力。
公元431年,胡夏趁机灭西秦,但终于无法对抗,夏主赫连定西迁河西,途中被吐谷浑袭俘虏,夏亡。
五胡十六国之一:胡夏国是如何灭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