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53年,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魏与赵、韩一起被名义上的周天子正式封为诸侯。在战国250多年的历史中,魏是第一个强大而主导的国家。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联盟,承认对方为王,历史上被称为“徐州相王”。然而,战国中期,魏国开始衰落,“东败于齐,西丧秦700多里,南辱于楚”。魏国在公元前225年被秦国摧毁,对后者而言,也在公元前221年剪灭了六国,完成了统一世界的伟大事业。值得注意的是,战国初期,魏国在综合实力上压制了其他六国。那么,问题来了,战国七雄中第一个称霸魏国,为什么不能统治世界呢?
[img]668572[/img]
一
@ 战国初期,魏文侯任命李悝、吴起、乐羊、西门豹、子夏、翟黄、魏成等富国强兵,遏制赵国,摧毁中山,连败秦、齐、楚,开拓大片领土,使魏国成为中原霸主。战国初期魏国称霸时,秦、楚、燕、赵、韩、齐都没有崛起。比如秦没有商鞅变法,赵没有进行胡服骑射,齐也需要在田代齐后稳定内部。@ 此时的魏国,完全有机会消灭六国。然而,魏国却错过了统治世界的机会。在我看来,第一个原因是战国初期大一统的思想还没有深入人心。
二
战国初期,虽然周天子所在的东周王室已经衰落,但分封制和宗法制度也有一定的影响。比如魏、赵、韩三家分晋、田,都需要周王室名义上的认可。也就是说,魏、韩、赵只有在获得周天子的封后,才能成为正式的诸侯国。在此基础上,分封制的影响自然没有深入人心。对于魏文侯、魏武侯、魏惠文王等魏君主来说,他们主要希望像春秋时期的晋楚一样统治世界,而不是消灭六国。战国末期,大一统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img]668573[/img]
三
战国末期,韩非子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对法家学说的努力为秦始皇建立统一的封建王朝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于战国七雄人民来说,经过长期的战争,他们也希望尽快结束战国时期,这自然是统一思想深深扎根于人民心中的重要体现。在此基础上,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砍灭六国,建立秦朝。相应地,在战国初期,魏国缺乏理论指导,除了消灭中山国,其他六个主要削弱,如夺取秦河西、赵、韩、楚、齐等诸侯国,主要希望互相威慑,稳定霸主地位。
四
@ 战国初期,魏国之错失了统治世界的机会,与自己的地理位置有关。在战国七雄中,魏国和韩国一样,都在四战之地。在此基础上,韩国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弱的诸侯国,第一个被秦国消灭。至于魏国,虽然通过率先展开李悝的变法而强势,但四战之地的地理位置也导致魏国不得不分兵对付周边秦、齐、楚等大国。换句话说,魏国在战国初期率先称霸是一项非常难得的成就。魏国的衰落在地理位置上是不可避免的。秦国拥有关中地区,尤其是函谷关,崛起强大,甚至秦始皇嬴政统治世界,无疑与相对有利的地理位置有关。
战国初期,为什么魏国错过了统治世界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