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网上有个笑话叫27~28岁的未婚人士叫“剩斗士”,29~30岁的叫“必剩客”,31~35岁的叫“斗剩佛”,35岁以上的叫“齐天大剩”。剩男剩女剩斗士,每逢佳节都被逼婚!但你要知道,这种现象自古以来就存在,再加上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古人的剩斗士战斗力更强。那这种情况怎么解决呢?一起去看看吧!
[img]667952[/img]
中国古代是一个早婚国家。根据《礼记》规定的男女成人标准,古代婚姻年龄一般为男20岁,女15岁。但是不同的朝代略有不同,比如唐朝,男15岁,女13岁以上;明朝,男16岁,女14岁以上。
西汉、魏晋、南北朝结婚年龄:汉惠帝命令妇女结婚不得超过15岁;金武帝命令妇女结婚不得超过17岁。唐朝:唐太宗贞观元年(627)下令男子20岁,女子15岁以上无丈夫家庭,州县结婚。结婚年龄的规定有所改善。到唐玄宗开元22年(734),结婚年龄降至男子15岁,女子13岁。
古代光棍如何解决婚姻问题?
鼓励二婚
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过去有句话叫“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扁担抱走”,“好女人不嫁二嫁”,讲究从一到终。因此,在古代,寡妇很难再婚。但为了平衡适婚男女的比例,在男多女少的地方,无论是民间还是政府,对寡妇再婚都有积极的支持态度,而不是强调三纲五常。
唐太宗规定,失去妻子的男人和失去丈夫的寡妇也会很快为我找人结婚。不要再赤身裸体了,否则政府会强迫你配对。此外,当时消灭单身汉就像现在抓住GDP一样,这是朝廷评估地方官员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男大当婚 女大当嫁
古人认为,只有“男人有房子,女人有家”,人们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稳定和谐。在周代,男女适婚年龄的终身事件也被列入官方议程,专门设立了管理男女结婚的政府官员。到了晋朝和南北朝,如果女生适龄不结婚
, 违反国家法律 , 家人必须跟着监狱。
官方媒体指定配偶
魏晋之交战争依然频繁,人口大减。晋武帝时令:女孩17岁还没结婚,政府官员就来给你“拉郎配”,强行把女人嫁给男人。为了边境的安全稳定,政府将派官兵守卫边境。为了让他们更努力地战斗,政府将派官方媒体来解决他们的婚姻问题。例如,逃荒女性和犯人的女性家庭往往被官方媒体指定结婚。男多女少,官方媒体油水充足,单身人士争相送“聘金”,让自己早日“脱光”。除此之外,政府还会把一些从战争中抓回来的女性俘虏嫁给当地的一些单身男性。
增加“奔跑”的机会
奔跑,你可以简单地理解男女之间的自由交流。用今天的话来说,这被称为单身男女交朋友的平台。春秋时期的“仲春会”是一个典型的“奔跑”机会,为年轻适婚男女和有生育能力的男女相处提供了特殊的机会,提高了男女的婚姻率。“仲春会议”通常是在“3月3日”。除了这一天,古代还有很多机会为单身人士提供择偶,如正月15日、7月7日等。
少数民族鼓励家庭再婚
在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尤其是大家庭,弟弟娶嫂子,嫂子娶叔叔是正常的。这种家庭内部的再婚和再婚可以充分利用育龄妇女的生殖能力来增加人口,这实际上解决了单身人士的问题。王昭君出使西塞,她的丈夫嫁给了他的儿子来维持边境和平。
[img]667953[/img]
限制富人娶妾
与现在的婚姻不同,古代实行一夫一妻制。长期以来,实行多妻制或一妻多妾制。国家统治者看到男性过度纳妾给社会带来的许多严重问题,@ 许多朝代都受到限制。汉代规定,清医生只能娶三个女人,只有在有特殊贡献的情况下才能娶八个妾。元朝规定,普通人不得以法律的方式娶妾。
[img]667954[/img]
看完这些,单身狗会觉得在古代找媳妇更好吗?毕竟国家分配女朋友还要交结婚费。当然,不可能用粗暴野蛮的方法解决单身问题,放开生育政策,促进男女真正平等,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单身问题。
古代如何解决单身问题? 官方媒体指定配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