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客观事实的角度来看,事实上,三国演义应该改为四国演义。除了魏、蜀、吴,还有一个燕国。从公元190年初到公元238年,它被司马懿摧毁。它建立了48年,比刘备创立的蜀汉长6年。它就在今天的辽宁省。
[img]667800[/img]
燕国早期的统治者是公孙度。他的出身不是很好,受到很多人的鄙视。当时,公孙度让公孙度为他的儿子孙康服役。公孙度咽不下这口气,于是他当场抓住了公孙昭,并解决了鄙视他的显赫达官的问题。他在当地建立了威望。
当时,在中原的混战中,公孙度有了一个主意,开始侵略其他国家。他不仅控制了辽东半岛,还以隔海相望的胶东半岛为领地。他有一个聪明的头脑,知道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占领中原的土地。曹操想和袁绍决战,想和公孙度联手,希望他能出兵攻击袁绍。但他不想干预,这并不意味着他没有想法,等到两边的战斗力消耗得差不多的时候,公孙度就去偷袭许昌。然而,他在采取实际行动之前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img]667801[/img]
之后,公孙渊上位了,他非常理性,知道自己的实力。他很难依靠自己与魏国竞争,所以他称东吴孙权为大臣。孙权也是一个没有大脑的人。当公孙渊认为他是教父时,他没有注意到奇怪的地方,所以他愚蠢地将公孙渊命名为燕王。后来,公孙渊杀死了他的心,杀死了吴国使者,并开始向魏国鞠躬。这件事让孙权非常生气。
魏国作为三国霸主,背后有一个公孙渊,自然不踏实。然而,魏国在蜀吴花费了太多的精力和精力,无法照顾公孙渊。随后,曹睿深知这一隐患,公元237年,他要求派遣幽州刺史毫丘俭对燕国发动攻击。然而,公孙渊并不是一个好茬,他打败了无丘节俭。这时,公孙渊开始飘浮,觉得魏国的实力就是这样,自己还有足够的实力去挑战魏国。于是,他开始自称燕王,设立百官,改元绍汉。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然和鲜卑单于准备攻击曹魏。
[img]667802[/img]
魏显然很生气,第二年就派司马懿去攻打燕国。俗话说,姜还是老辣。司马懿带兵进辽东后,假装攻打辽隧,吸引燕军的主要火力,然后转身攻打燕国都城襄平。魏军的船只从辽河口到襄平城。襄平被围困一个多月后,城里剩下的物资很少,燕军将领杨佐不得不打开城门,以示投降。公孙渊也落得了非常悲惨的结局,他的头挂在洛阳的城门上。就这样,燕国从此不复存在。
事实上,三国演义中不仅有魏、蜀、吴三个国家,还有一个存在感不高的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