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兰国是由公元2世纪开始存在于今天青海省南部的丁零人建立的政权,由丁零人和古羌族组成。
直到公元4世纪初,慕容吐谷浑来到西部建国后,才被汉晋官方记录下来。
东晋咸和四年(329年),慕容吐延被羌族酋长姜聪刺死,临死时要求长子叶延保卫白兰道。后来,叶延继位,在沙洲建立了慕克川总部,以吐延为氏,以吐谷浑为姓,民族姓和民族名。
[img]667692[/img]
当时,白兰国的故乡已成为连接中原和西部地区的重要通道。后人称之为白兰道(又称河南道)。吐蕃强大后,它被吐蕃控制了几个世纪。后来,蒙古人绕道白兰道消灭了大理国,加速了对南宋的侵略。
在提到吐谷浑的时候,南朝宋书/卷96多次提到白兰,‘吐延被羌酋姜聪刺伤;剑还在身体里,呼子叶延,他的将军说:“我很生气,棺材收敛了,所以我去保护白兰国。白兰地既远又懦弱,容易控制。”又称“白兰土产金、铜、铁。它的国家虽然随水生植物,但一般都是崇拜贺川。"
北朝周书记载:“白兰人,羌族也不同。”可以看出,白兰可能是古羌族和丁零人的混合民族,由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白兰地和羌族混合而成。
《册府元龟》记载:“白兰土出金钢,其国逐水草...以肉酪为粮,颇懂文字...地宜大麦,多芜青,颇有蜀马、牦牛”。
《新唐书·党项传》:“还有白兰羌,吐蕃叫丁玲,左属党项,右与多弥接。胜兵万人,勇战,善作兵,俗与党项相同。”
《新唐书西域传》:“龙朔(661-663年)之后,白兰、春桑、白狗羌为吐蕃所臣,以其兵为前驱”。
白兰国:青海省南部丁零人建立的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