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阳卢氏来自姜姓,齐国后裔,因封地卢邑而姓卢氏。世祖卢敖(约公元前275-195),号雍熙,秦始皇为五经博士,迁居范阳(今河北省定兴县固城镇),子孙迁居涿水(今河北省涿州)后,定居涿地,以范阳为郡望,后人称范阳人(即范阳卢氏的起源)。
[img]666070[/img]
范阳卢氏来自姜姓,齐国后裔,因封地卢邑而姓卢氏。世祖卢敖(约公元前275-195),号雍熙,秦始皇为五经博士,迁居范阳(今河北省定兴县固城镇)。子孙迁居涿水(今河北省涿州)后,定居涿地,以范阳为郡望,后人称范阳人(即范阳卢氏的起源)。始祖卢植以儒家著称东汉,肇其基业,三国卢玉位于曹魏司空,随后卢钦、卢玉、卢志、卢陈累居高官,到北魏太武帝时卢玄首应旌命,卢氏进入朝廷,成为北方一流的高门。北魏定一等大姓王崔卢李郑(这五个姓氏只指北方,不指全国),从西魏到北周,再从隋朝到唐朝,从唐朝到五代基本消亡。
北魏分裂后,战争频繁,政局动荡,范阳卢氏受到打击,官位不明,部分成员入仕北齐、北周。唐初,李唐政权打击山东士族,范阳卢氏暂时沉默,直到唐朝中期再次崛起。八名范阳卢氏成员官员前往首相,进入政府大厅讨论。在婚姻中,范阳卢氏注重第一次婚姻。婚姻圈大致稳定在清河崔氏、荥阳郑氏、赵军李氏、陇西李氏。唐代增加了太原王氏和博陵崔氏。北魏和北齐经常与皇室通婚,但隋唐时期没有与皇室通婚。在文化方面,范阳卢氏以儒家传家为代表,尤其是卢植。
公元前385年,田和代齐、卢、高二被赶走,离开山东省长清县卢邑后,散居于燕、秦两国之间,主要是聚居在范阳。秦始皇时,范阳卢氏有著名的五经博士卢敖,天文博士卢生。西汉初期有燕王卢婉,东汉末被尊称国之真韩是士之楷模儒家大儒卢植(卢植故居河北省涿州市卢家场)出自范阳。以及魏、晋、南北朝至隋,卢志、卢陈、卢偃、卢邈、卢玄等陆植之裔,都是官宦家庭,书香门第。从卢玄到曾孙,一家百口,共同生活,为官名而被史传记载的人有18人。帝子要找卢氏结婚,史称一门三公主的范阳卢氏。帝族还应该把范阳卢氏的女儿纳为贵妃。史家有四海大姓[崔卢王谢]的说法:望出范阳,北州冠族。唐代尤为突出,不仅是状元、进士、帝师,还有才华横溢八相佐唐、初唐四杰之卢照邻,
大历十才子卢编等等。汉末至唐代600多年来,正史记载了840多名卢氏历史名人,范阳卢氏,贤良辈出,勋业辉煌,文豪闻心。乾隆皇帝也写道:自古幽燕无双地,世界范阳第一州的诗句。范阳望族几百年来一直是卢氏家族的荣耀,所以卢氏家族也被冠以范阳堂的称号。
五姓七族高门之一:范阳卢氏的历史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