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时期是日本历史上最丰富多彩的时代,有许多关于这一时期的电影、电视、游戏和其他文化产品。因此,许多不太喜欢历史的人也更熟悉这一时期的历史人物。在日本战国时期末,有三个杰出的名字,为日本的统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三个人被称为“日本战国时期的三位英雄”,分别是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
[img]665983[/img]
在这三个人中,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深受日本人的喜爱。而且德川家康和我们国家历史上的司马懿一样,虽然最终赢得了世界,却不受所在国的喜爱。在日本,如果把对方比作德川家康,对方会很不开心。织田信长死于本能寺的变化,使其统一大业未成;作为织田信长的家臣,丰臣秀吉终于实现了日本的统一。然而,丰臣氏的国家并不长。秀吉死后,德川家康谋夺了丰臣氏的世界。所以,丰臣秀吉为什么不在有生之年把德川家康除掉呢?
[img]665984[/img]
丰臣秀吉非常清楚德川家康对丰臣氏的威胁。因此,在丰臣秀吉摧毁关东后不久,德川家康的领土将从三河和尾张转移到关东。其初衷无非是出于对德川家康的不信任,将这种灾难迁移到远离自己的地方,以便在自己的领土周围安插亲信势力。然而,这是一个重大的失误。虽然当时关东的土地还比较落后,但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最肥沃的平原。德川家康获得了关东八州250多万石的领地,略高于丰臣秀吉死后的丰臣家直属领地。
石高领土代表实力。大约10000块石头的领土可以支持大约300名武士,这也是德川德康能够赢得世界的原因。虽然丰臣秀吉不信任德川家康,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削弱德川家康的实力。相反,德川家康的实力通过不恰当的迁徙封增强了。为什么?
事实上,这与日本的政治制度有关。日本是一个南北狭窄的岛国,山脉多,平原少,使日本的地方容易形成分离。日本的地形特征使日本难以成为一个集中的国家。虽然丰臣秀吉统一了日本,但这种形式的统一不同于秦始皇对六国的统一。
[img]665985[/img]
日本丰臣秀吉与德川家康的统一,更多的是一种形式上的统一。日本的状态仍然是“政出各藩”,各藩的武士只忠于各藩的藩主。无论是名义上的“太阁”还是“征夷大将军”,本质上都只是大名之长,而不是大名之君。例如,丰臣秀吉通过“质母嫁妹”换取德川家康的屈服。对其他名字的控制只是迫使他们屈服于自己的名字,让他们承担相应的义务,而不是本质上改变名字分离的状态。
而这种封建制(中国秦朝以后,属于集权帝制)的国家,有很多制衡力量。@ 在这个制度下,我们会更加注重信用,违反信用的代价太高了。德川家康已臣服于丰臣秀吉,只要德川家康没有重大把柄被丰臣秀吉抓住,丰臣秀吉就没有任何名分去掉德川家康。而这个名字就是命令大名,诸侯的道德和法理。欧洲中世纪历史上,也有许多国王因为违背这一名分而导致国家动乱,贵族们反叛。
[img]665986[/img]
如果丰臣秀吉像刘邦一样摆脱韩信,N个德川家康将在日本封建土壤上繁殖。毛利氏、岛津氏、上杉氏和伊达氏都可能成为潜在的德川家康。
此外,丰臣秀吉与德川家康在小牧·长期手战中相遇,使丰臣秀吉意识到德川家康是一块难以咀嚼的骨头。如果丰臣秀吉尽最大努力平静德川家康,丰臣氏也将遭受重大损失。当时,丰臣氏将变得虚弱,这不仅可能失去“霸主”的地位,而且可能被其他名字摧毁。
@ 丰臣秀吉晚年把目光转向了大明。试图征服大明,为其他名字树立绝对优势。征明的失败不仅失败了丰臣秀吉的想法,也大大削弱了丰臣系名人的实力。但它为德川家康赢得关原之战提供了有利条件。
丰臣秀吉知道德川家康的野心吗?为什么不早点铲除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