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七郎八虎”是指北宋初年武将家族杨家的八兄弟,其中七兄弟,一兄弟,被称为义兄弟七郎八虎。评书中,杨家将第二代为七兄弟,包括杨继忠、杨继孝、杨继仁、杨继康、杨继凯、杨继业、杨继亮(原名高怀亮),合成“老八郎”。
[img]666172[/img]
第三代杨家将的名字有很多说法:《宋史》等书记的七兄弟是:延朗(延昭)、延浦、延训、延玉、延环、延贵、延彬。
《余录》中记忆中的七兄弟是:渊平、延浦、延训、延环、延贵、延昭、延彬。其中,杨延昭大郎已成为杨六郎。在一些书中,杨延昭被称为杨延钊。在元明杂剧中,有许多关于杨六郎(或杨六使)的戏剧。剧中的大多数人都被称为杨景或杨朗。
在明代小说《北宋志传》中,有七个兄弟:渊平、延定、延辉、延朗、延德、延昭、延嗣。
而《杨家府》中的七兄弟则是:渊平、延广、延庆、延朗、延德、延昭、延嗣。
在早期的京剧《铁旗阵》中,七兄弟都是单名,分别是:大郎杨泰、二郎杨正、三郎杨高、四郎杨贵、五郎杨春、六郎杨景、七郎杨希。
晚清时节,七兄弟定型为杨延平、杨延定、杨延光、杨延辉、杨延德、杨延昭、杨延思。此外,杨继业的义子杨延顺(原名王平)合成了“七郎八虎”或“中八郎”。
至于七郎八虎,八虎不是八个人,而是第八个人。
一般来说,“七郎八虎”是指大郎杨泰字延平、二郎杨永字延定、三郎杨勋字延光、四郎杨贵字延辉、五郎杨春字延德、六郎杨景字延昭、七郎杨希字延嗣、八郎杨顺字延顺。这八郎是杨令公收的蛀虫义子,是他下属王锦的遗腹子,本名王顺。杨令公拒绝归宋,北汉又中了反间计,派兵围困应州,辽军趁机出兵攻打杨令公,使公腹背受敌,是王锦冒死突围,搬到呼延赞前来救援,不幸重伤而死。
因此,为了报答他的好意,杨令公收养了王进的儿子。他担心长大后,他会知道自己不是杨的家人,导致分歧。他改名为杨顺,没有告诉他。杨顺也很有前途。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被赋予了殿前虎旗飞猛军的指挥使。这就是后来演义中常说的“七郎八虎”。
北宋杨家将有七郎八虎,都是谁,有什么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