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千老宴”并不是乾隆的第一位。康熙是第一位举办“千老宴”的皇帝。康熙皇帝不仅成功地通过“千老宴”向世界展示了他的战略和治国才华,还成功地向人们传达了他以“孝”治理世界的仁慈之心。
乾隆把康熙视为偶像,所以他也效仿康熙举办了“千老宴”,甚至比康熙举办的“千老宴”更隆重、更隆重。那么,乾隆皇帝的“千老宴”是怎么举行的呢?为什么乾隆举行后皇帝不再举行?
[img]666732[/img]
先说康熙举办的“千老宴”。
在他60岁生日的时候,康熙第一次举办“千年宴”。
康熙在位已经52年了。
论文治理他修复水利,奖励农业,减少税收和兵役,治理黄河水灾;在武术方面,他除了鳌拜、平三藩、台湾、蒙古和南沙俄罗斯。此外,他非常重视汉儒文化,喜欢西方算术。因此,在他的治理下,清朝呈现出经济繁荣、国泰民安的繁荣局面。
@ 在他60岁生日那天,他看到了这个国家蓬勃发展的天气,非常自满,决定举行万寿庆祝活动,并“告诉世界老年人,65岁以上,官员和人民可以准时赶到首都参加长春花园的晚宴”。
根据《康熙实录》记载,为庆祝活动,搭建的彩棚绵延20多里,从西直门到畅春园。
“千老宴”有数万参与者,其中90岁以上老人33人,80岁以上老人538人,65岁以上老人3000多人。
这不仅仅是“千老宴”,更是“万老宴”。
康熙不仅亲自给80岁以上的老人送酒,还命令王子和孙子负责为老人敬酒和分发食物。对于来自其他省份的老年人,他们也会收取差旅费。
这些老人也感到荣耀,因为他们可以参加皇帝的寿宴。
民间对康熙的行为给予了极大的赞赏,称他为“威服海内,恩汗华夷”的千古一帝。
康熙61年,为了庆祝70岁生日,康熙再次在乾清宫举行了“千老宴”。12岁的乾隆有幸参加了“千老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乾隆继位后,处处以康熙为榜样,他编修经典,免钱粮,维护民族统一,巩固边境地图,可以说也确实取得了不少成就。
当然,乾隆也和康熙一起举办了两次“千老宴”。
有一次,他75岁的时候,正好又喜欢加五世孙。因此,乾隆在乾清宫举行了第一次“千老宴”,以彰显皇恩浩荡。
由于年龄限制在60岁以上,全国各地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的人数众多,乾隆选出3000多人参加宴会。
乾隆是个讲排场的人,宴会上都是山珍海味,满汉全席,酒水也是取之不尽的贡酒。因此,与会者都很高兴。
[img]666733[/img]
其中,在一品大员的带领下,90岁以上的老人参拜乾隆。除了乾隆的御酒,他还得到了玉如意、朝珠、文具等贵重物品。
老人们一生都参加过这场宫廷盛宴。他们不仅光荣,而且知道吃喝都是民间尝不到的。他们称赞“圣上英明”,一边吃一边喝醉。
此外,当时是第一个月的天气。虽然由皇家厨师制作的满汉全席华丽可口,但由于天气寒冷,菜肴凉爽快。再加上船上的辛勤劳动,我终于赶到了首都。因此,在老年人吃了这些冷盘后,许多人生病了。此外,古代医疗条件不好,一些老年人无法支持,死于疾病。
事件发生后,人们发现一些老人被当地官员强行送往北京。
原来,当地官员都知道乾隆是一个喜欢排场、注重大场景的人。为了取悦乾隆,他们收集了注册的老人,并派驴车把他们带到北京。
跋山涉水,一路上吃了不少苦头的老人,还没有放慢脚步。另外,他们很兴奋能看到皇帝。看到皇帝为他们准备了美味的食物,我不禁放下了我的胃口,吃喝了。这样的原因最终折磨了老人,致病甚至死亡。
虽然第一次“千老宴”没有经验,导致老人死亡,但乾隆也受到学者们的批评。然而,为了与康熙同步,乾隆毅然举办了第二次“千老宴”。
乾隆60年来,乾隆遵循他继位时不超过康熙执政的承诺,将皇位传给嘉庆。然而,他仍然需要控制军事和政治事件。@ 他是个特别忙的太上皇。
乾隆在传位第一年,即嘉庆元年,他又举办了第二次“千老宴”。
此时乾隆已经85岁了,他把参与年龄提高到了70岁以上。
为了避免第一次“千老宴”的问题,他不仅把菜改成了火锅,还把宴会地点改成了皇极殿。至于人数,他也压缩了很多,这样死人就再也没有发生过。
然而,乾隆两次举办的“千老宴”并没有给康熙带来轰动,杀死了许多没有死的老人,他们的生活也没有改变。此外,乾隆在世时,花费了大量的财力和国力,造成了很多矛盾。以至于乾隆去世后,清朝开始麻烦不断,盗贼四起,起义频发,朝廷与民间尖锐对立。所以后世皇帝继位后,就放弃了宫廷宴会“千寿宴”。
乾隆举行了两次[千老宴],为什么皇帝以后不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