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909-945年),五代十国十国之一,先后定为长乐(今福建福州)、建州(今福建瓯)。
909年,王审知被后梁封,成为闽王。后唐同光三年(925年),王审知去世,长子王延翰继位。后唐天成二年(927年),王审知二子王延钧杀王延翰夺位,并在长兴四年(933年)称帝,建都长乐,年号龙启,后来政变内乱不断。闽天德三年(945年),南唐在闽乱时出兵攻灭。
[img]666063[/img]
王审知祖上曾做过固始县令,后来直到父亲王凭仍以务农为生。王审知的哥哥王潮是个小官员,在当地三兄弟中以勇敢而闻名。当黄巢进入长安,各地起义不断时,寿州人王绪也起兵攻入固始,扩大军队,发展势力。听说王超兄弟很有名,他们就被招进了军队。据说王审知身材雄伟,方口隆准,经常骑白马作战,军中美称之为白马三郎。王绪兵少势薄,为站稳脚跟,他投靠守卫蔡州的秦宗权。秦宗权便任命他为光州刺史,让他配合攻击黄巢起义军。王绪不愿意受制于人,拒绝发兵。秦宗权便兴师问罪,王绪寡不敌众,不得不退出固始,南下发展。他们一直打到福建,军队也发展到数万人,但此时内部发生了变化。
王绪趁乱世起兵,虽然豪爽,但度量很小。当时有术士谎称军队里有暴乱的人,于是借此机会杀死魁梧有才华的人,最后惹恼了王超兄弟。王绪带兵到漳州(今福建漳浦),借口路险粮少,命军不得携带老弱。当时只有王潮兄弟帮老母亲随军而行,王绪命人杀王潮母亲,众士见此,纷纷为他们求情,王绪不得不放弃。这件事让王潮担心以后会被王绪借口伤害,于是选了几十名心腹勇士发动兵变,将王绪带走,不久被囚禁的王绪自杀。
[img]666064[/img]
王旭死后,将军们一起选出了首领,王超成为了军事将军。王超认真对待军事纪律,禁止士兵骚扰人民,掠夺财产,崇拜有效的将军,巩固了自己的地位。王超的兄弟们孝顺母亲,毫不犹豫地为母亲而战,这足以让士兵们真诚地钦佩他们。在王超的大力整改下,军队没有抢劫的坏习惯,严格的军事纪律,秋天没有犯罪,所以到处都很受人们的欢迎,赢得了人民的心。
王潮原打算向西进军,跋涉到蜀国保护唐朝皇帝。当时泉州刺史廖彦若横征暴敛,残忍无道,百姓士兵难以忍受,但无人反抗。泉州军民派张彦鲁代表王潮经过泉州时,要求他驱逐廖彦若。当地人也来奖军,恳求王潮为他们除害。泉州是当时福建的大城市,是良港,海上贸易发达,地方富裕。王超顺应民意,带领军队包围泉州城。廖彦若死守泉州,一时难以攻下。一年后,王超终于占领了泉州,处决了廖彦若。福建观察使陈岩任命王潮为泉州刺史。进入泉州后,王潮收编守军,减税,得到军民的支持。
临死前,陈岩想让王潮代他主持福建军政,但被陈的妻弟范晖夺取。王潮不承认范晖,命王审知进兵讨伐。唐昭宗景福二年(893年),王审知长期围攻福州,伤亡重。王审知要求退兵,王潮不准。王审知又请求援兵,让王超亲自监督战争。王潮回信兵尽添兵,将尽添将,兵将俱尽,我当自来。王审知见信亲临前线,指挥士兵决一死战。福州市粮草已尽,属将杀范晖,开城投降。王超将官署搬到福州,埋葬陈岩,善待家人,言行赢得了福州人民的心。王超占领福州后,已有福建五州,唐昭宗任命他为福建观察使,承认他对福建的控制。
王审知被任命为副使。他既不傲慢也不衡量,在统一福建的过程中贡献最大,贡献最大,这使得王超非常信任他。四年十二月,唐乾宁(公历为898年1月)王潮病倒后,没有让儿子主政,把军政大权交给王审知。不久,唐朝在福州设立了威武军,任命王审知为威武军的节度使,后来被称为琅邪郡王。朱温代唐自立后,在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封王为闽王,都闽侯(即长乐,今福建省福州市)开闽王的由来。当时,群雄割据称帝,但王审知一直尊敬中原王朝正朔,称臣纳贡,从未称帝。即使杨行密占领江淮地区,阻挡进贡通道,他也让人们从海路到山东再到开封。王审知统治福建期间,自奉节俭,为政以德,与民休息,劝农桑,轻赋薄赋,修路,走访人隐,兴利除弊,建校,奖励通商,赢得民心。因此,在五代,中原战争频繁,破碎不堪,而东南海周蛮荒经王氏开发后变成海滨邹鲁。由于王审知在闽地开发方面的杰出贡献,他被尊为开闽第一。
[img]666065[/img]
南唐元宗李静听说闽国内乱,想借此机会扩土,便遣军入闽。保大二年(944年),南唐以边镐为营,招募所有军队都虞侯、翰林等诏臧循为谋臣,随枢密副使查文徽率军从洪州(今江西南昌)进军建州。此时,王延政仍在攻打朱文进控制的福州,不克,闻唐军压境,是施疑兵假称南唐出兵助攻福州,诈骗福州守将林仁翰杀朱文进出降。福州王延政被拥为闽帝。不多了,泉、漳、汀诸州的老将都率众归落。南唐军临盖竹(今福建阳南),知王延政已取福州,不敢轻举贸进。又闻闽将张汉卿率兵从永州(今福建将乐)驰援建州,臧循退屯邵武,查文徽率兵退建州。闽军视臧循军较弱,随后偷袭臧循军,大胜并杀臧循军。
保大三年(945年)第一个月,为了加强建州防御,王延正命令从子王继昌守卫福州,并将侍卫军、拱辰、控鹤送往建州;他命令仆人射杀杨思恭和统军陈望,带兵前往建州,在建阳溪南岸排队阻拦南唐军。两军相持十余,南唐军也不敢战。随后,南唐以何敬洙为建州营招募马步都指挥使,祖全恩为应援使,姚凤为都监,率兵经崇安抵赤岭(今福建崇安南),进援查文徽。闽将杨思恭轻唐军兵少,立足不稳,即使陈望领兵涉水进攻。唐将祖全恩以主力为正面,遣奇兵出其后,两面夹攻。在战败中,陈望被杀,杨思恭弃阵逃跑。王延政听到消息大惊,急召董思安等率泉州兵守卫建州。此时,李仁达(后改名李鸿羲)趁乱窃取福州自力更生,拥立卓岩明称帝。五月,李仁达再次杀死卓岩明,自立为威武留后。同月,南唐军开始攻建州,到八月,王延政因孤立无助,城陷而降,闽国灭亡。九月汀、泉、漳三州继降,南唐以建州置永安军。南唐乘势攻福州,不克。保大四年(946年)李仁达在福州附吴越。946年,闽国老将留从效驱逐南唐在泉、漳二州驻军,占领该地,但仍为南唐称臣。留从效及其后继者占有泉、漳二州,直至北宋建国。
开闽王氏从唐光启二年(886年)开始建立对福建的统治。从60年到945年,闽国被南唐灭亡,标志着王氏对福建统治的结束。C的中午是马年,所以王在闽台民间流传骑马,骑马的谶语。
闽国: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