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3年5月,林凤祥和李开芳率领太平军进行北伐,清廷上下震动。然而,在讨论采取什么措施应对太平军时,清廷官员认为“北平原地形不利于太平军,应突出清军强马壮的平原作战特点。”
[img]666354[/img]
孙瑞珍在给咸丰皇帝写的一份奏折中写道:“贼舍舟登岸,狼奔。这个时候,他们没有现成的马。我的朝军威望以马队为中心。似乎当它的立足点不确定的时候,就很容易用我的长处攻击它的短处。”
事实证明,清政府采取的“用骑兵迎击北伐军”是正确的策略。清军对太平军的步兵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作为太平军的教练之一,李开芳也深刻认识到了清军骑兵的力量。(来到北方,马队很强大。)太平军的一名士兵金回忆说:“看到官兵步行,我不太害怕,因为我害怕马冲。”为了应对清军的骑兵,李开芳和林凤祥率领的北伐军也开始组建自己的骑兵队。
要组建骑兵,必须有足够的马匹,@ 征集马匹已成为北伐太平军的一项重要任务,太平军将在任何地方收集马匹。
特别是北伐太平军进入河南后,太平军士兵因为想扩大骑兵建设所需的马匹数量,大肆抢占人民的马匹。
“到了汴后,我强行占领了村里的房子,在城外游泳。有骑马人和骑驴人,他们的马驴都是从人民中抢走的。小偷随后派遣土匪,于平皋、陈家沟、赵堡镇等村抢劫牲畜。”还有很多这样的记录,小冷不再重复了。
[img]666355[/img]
在北伐太平军围攻怀庆府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周边地区几乎所有的马都被太平军士兵掠夺了。(小偷已经搜查了附近的民间马骡子,以图快速离开。)
由于注重对马的掠夺,北伐太平军在河南边境时,其骑兵规模较大,这从河南许昌文人卢硕熙的诗中可以看出:“小偷骑着太阳和月亮,小偷的声音很吵。”
虽然北伐太平军有自己的骑兵队,但它的马不是同一匹战马,而是由马、驴、骡子和其他牲畜组成的。虽然骑兵的质量不如清军,但在某种程度上,北伐太平军的骑兵也可以与清军的骑兵竞争。
[img]666356[/img]
在《见闻琐录》中,有记载太平军骑兵与清军骑兵竞争——“和尚格林沁依赖马队,贼马队也很多。逃跑,击中西,击中南北。”
虽然有了骑兵,北伐太平军的机动能力得到了提高,给清军造成了很大的危险,但是北伐军的骑兵没有必要进行正式的训练,太平军的士兵也不擅长马战。此外,骑兵数量不足,这也成为太平军北伐失败的一个因素。
当太平军北伐到河南时,他们的马是从哪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