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很多亲密的关系,母子、夫妻、朋友……在这些亲密的关系中,母子之间应该是最纯洁、最真诚的关系。母亲的孝顺是自然的开始,但在春秋两季,有这样一对母子,不仅是水和火,而且儿子还说:“在黄泉之前,不再见面!”可以看出,这种矛盾真的不是一般的深啊!
春秋初期,郑国君郑武公娶了一位名叫吴江的妻子。吴江名字中的“姜”字显示了她母亲的姓姜,而“吴”字是她丈夫的死后头衔。按照当时的习惯,她被称为吴江。
吴江生了两个儿子,长子是后来的郑庄公,也就是说“不到黄泉就不见面”的那个,次子叫共叔段。
事实上,武江和长子庄公得到了势同水火的地步,还真不能全怪庄公不孝,没有前因,也没有后果。
武江打从小就不喜欢庄公,而且很不喜欢,为什么呢?这也是庄公出生时的描述。
《左传隐公元年》记载:“庄公生,惊姜氏,故名“生,遂恶之”
事实上,对“生”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是逆着生,也就是说,腿出生,当然,很难分娩。另一种解释是,孩子出生时睁开眼睛,吴江看起来很害怕,孩子通常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睁开眼睛。无论如何,无论什么解释,简而言之,庄出生时并不顺利,害怕吴江,吴江非常恨他,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生”。
真让人无法理解,这个姜氏夫人也太矫情了!
更不用说在古代医疗条件如此落后的情况下,即使在现代社会,难产也并不少见。但是谁的母亲会让孩子出生不顺利,恨他啊!这是他10月份出生的骨肉,孩子仍然是丈夫的长子,未来最高的国王,她实际上给孩子起了一个“生”的名字,想象谁长大后听到自己叫“难产”会高兴啊!
如果只是这件小事,母子俩可能不会发展到几乎破裂的程度。然而,姜夫人后来生下了小儿子的叔叔段。
这个问题来了!
姜太太很古怪!有多古怪?史书上说她“急于邀请武公”。“急”的意思是反复要求丈夫。你想要什么?要求丈夫废除长子,把第二个孩子变成国王。这不是普通的家庭矛盾,而是国家层面的矛盾。
幸运的是,郑武公并不困惑。有严格的制度。长子继承制是封建社会的正统继承方式。在长子无重大过失的前提下,随意改变继承人,会导致国家动荡。
郑庄公听到这样的消息能不生气吗?母子之间能不离心离德吗?
幸运的是,郑庄公后来登上了王位。据说在这个时候,姜老太太应该在后宫诚实地忍受。作为她的儿子,庄公恨她是不可能真正移动她的。她仍然应该有荣誉。
但是老太太一辈子都不愿意!这一次,她忍不住再次采取行动。原来她看中了一块封地,亲自来找庄公要,让庄公把二胎封在这个叫做制邑的地方。她不想去想它。一开始,庄公几乎没有成为君主。现在你的老人死了,你大儿子的翅膀也丰满了。你还在这里,不知道如何克制自己。这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让你的小儿子处于危险之中!
庄公当然不会答应。他告诉他的母亲:“制城是一个危险的地方。郭叔叔过去死在那里。如果他把它封给其他城市,我可以按照你的命令去做。”于是,他最终把弟弟封在北京,后来第二个孩子也被称为“北京叔叔”。
俗话说,“慈母多败儿”,吴江这样纵容小儿子,简直把小儿子培养得无法无天,目无纲纪。不管怎样,有一位母亲在她身后支持她。她做了多少事都不是问题。所以当他到达北京时,他又开始炫耀了。首先,他建造了一座大都市,然后开始招兵买马,招兵买马,招降纳叛,发展自己的力量。然后,他开始侵蚀封地外郑国的土地。
[img]666945[/img]
这个小老二儿,真是有其母之风,都是太把自己当回事,又太不把国君放在眼里。
庄公是如何应对弟弟明显的违规行为的!庄公采取的是“捧杀”。如果他想拿走它,他必须先拿走它。你可以随便做。当你生气和抱怨的时候,我会把你打扫干净。
因此,他对大臣的反复劝诫非常不耐烦。大臣对他说:“这不可能。国王,一个国家怎么能有两个君主?你必须迅速采取行动阻止他!”这时,庄公开始抹泥:“哦,我妈妈支持他这么做。我别无选择!”
在评价这段历史时,历史学家用了四个字——“故意”。如果我不理你,你可以扔掉它。如果我为一件小事做你,姜氏不会同意,庄公自己也会给你一个刻薄的恶名。当你的雄心壮志扩大到明火为反叛而战时,我会给你一个网络,消除未来的麻烦。
这一天没有让他等太久,无力的傻男孩叔叔段真的觉得他的马足以对抗他的兄弟,所以他和他的母亲吴江同意偷袭郑,吴江负责里外合作,打开门。
当郑庄公听到叔叔段的人马来攻打郑国都城时,他只用了两个字——“可以”!是的!终于让我等你了。让我们一起清算新仇旧恨吧!
被宠坏的傻孩子的叔叔段根本不抗日战争,战争一开始就被打败了。所以他不得不逃跑,他逃到了严迪(今河南炎陵)。同年5月23日,郑庄公的军队在严迪击败了叔叔段,叔叔段再次逃到了保卫国家的地方
因此,后人称之为共叔段(今河南辉县)。
至于导致这个兄弟相残的吴江夫人呢?
庄公对她没有礼貌。他把她送到郑国的一个小镇,软禁了她。他还严厉地说:“没有黄泉那么好。如果你不见面,就不要见面。”庄公说完这话,估计几十年来他的懦弱终于散去了。
然而,故事还没有结束。据说庄公在说了这些残酷的话后,又后悔了。于是大臣们出来玩圆场,“这件事很容易解决!你不是说黄泉没有见面吗!那我们就挖个大坑,玩个隧道吧?你通过隧道去见你的母亲。这不是你见过黄泉吗?”庄公接受了这个建议,所以母子俩像以前一样和好了。
故事的结果是美丽的,但我总觉得有些粉饰和平。想象一下这么深的怨恨,没有人喜欢它。心中的隔阂在哪里这么容易消除!恐怕这只是一种外表上的和平。无论如何,姜太太没有依赖,再也无法翻起风浪,庄公愿意做一个顺水人情,赢得一个贤惠孝顺的名声。
如果庄公真的是一个孝顺的人,他一开始就不会那样纵容自己的弟弟,看着他一步步走向灭亡。虽然叔叔段的悲剧结局离不开母亲无原则的宠爱,但作为哥哥,庄公用软刀杀人吗?
随着周王室的逐渐衰落,春秋时期世界一片混乱。礼崩乐坏,人伦变化很大。如果母亲的儿子难产,他可以赤裸裸地抛弃他,想尽一切办法排挤他,最终导致手脚残疾;为了摆脱弟弟,哥哥不惜让他膨胀自己,然后一枪打死他,绝不手软;弟弟不知道如何保守自己的职责,遵守为臣的道路。相反,他招募马来叛乱。
吴江的偏执,共叔段的愚蠢,郑庄公的冷漠,都反映了乱世人伦关系的丧失,真是母不母,子不子;兄弟不兄弟,兄弟不兄弟。
历史上最偏心的母亲:为什么吴江不喜欢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