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国(前278-前109年)是中国西南边疆古代少数民族的部落,主要位于滇池中心的云南中部和东部。历史学家通常被称为滇族。
公元前278年,楚国派楚将庄桥带领一支队伍到达滇池。征服当地人后,他留在滇池,建立了滇国,都城位于昆明市晋宁区晋城镇。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滇国在云南历史上存在了500年左右,出现在战国初期,消失在东汉初期。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出兵征服云南,滇王降汉。
名称来源
历史学家认为滇国的名字有两个主要来源:一是滇国的名字起源于滇池的名字;二是滇国的名字起源于彝族羌族首领的名字,或者是彝族羌族的后裔
“甸”、“平坝”的意思。学者黄一陆认为,滇语来自越语,即越人“祠堂”的本义;滇国诞生时,汉人还没有进入。汉人到来后,他们用当地越语翻译成汉字;滇是以国家命名的。滇国建在池边,所以有滇国,然后有滇池。
历史
许多自称“滇”的部落生活在古滇池地区。
考古资料证实,滇国最迟不迟于战国初期。
云南国家的机器在公元前7世纪左右的春秋时期已经趋于健全和完整。
公元前278年,楚将庄桥率军到达滇池,目的是征服当地滇人归属楚国。后来,他留在滇池,遵循当地习俗,建立滇国。
公元前223年,庄枝之孙将滇国都城从呈贡迁至晋宁区。
公元前122年,汉使始通滇国,滇王留下汉使,为他们派人,寻找通往西方的道路,想要通过毒国。
西汉元封两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兵临滇国,滇王全国投降,并请官员入朝。于是汉武帝给了滇王印,让他复活自己的人民。后来没有滇国记载史料。
疆域
“滇”是一个古老的中国西南边疆王国,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中部和东部,以滇池地区为中心。滇国位于云南中部和东部,以滇池为中心,连接阳宗海、抚仙湖、星云湖、祁麓湖。学术界认为,滇国的领土主要位于滇池周边,东至石林、泸西;北达会泽、昭通等地;南至新平、元江、老区;西至安宁及其附近地区,东西宽约150公里,南北长约400公里。
滇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地域范围,即后来西汉武帝征服滇国时设立的益州郡地域范围。
古滇国简介 名称的来源和领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