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3月19日,明思宗朱由检在煤山(今景山)上吊自杀,历史上将这一天定为明朝亡国时期。但事实上,此时的明朝并没有真正灭亡。明朝实行两京制度,即以北京为首都,以南京为陪都。明朝在南京也有一个备用的中央机构。当南京得到崇祯皇帝殉国的消息时,等待了200多年的“备胎”终于正式投入使用。这一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南明宏光政权。
当时南明的情况并不是特别糟糕,至少比历史上的东晋和南宋要好得多。首先,明朝时期,江南地区已成为国家经济中心,宏光政权的财政收入得到了一定的保障;其次,宏光政权还拥有数百万军队,主要部队分布在江北四镇和左良玉手中,远高于北方清军和李自成。东晋和南宋都存在了100多年,那么南明宏光政权存在了多久呢?答案是一年!
这个答案或多或少有点出乎意料。宏光政权有钱有人,怎么能只持续一年?其实这要从宏光政权成立之初开始。
明末对国家负面影响最大的是党争,从中央到边疆都受到党争的影响,其中最著名的是东林党和阉割党之间的纠纷。
明思宗殉国后,明朝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境地。可以合理地说,此时,大臣们应该放下所有的争端,共同努力抵抗外敌。然而,在南明急需解决的第一件事上,东林党和阉割党的大臣们开始为你而战。
在继承顺序方面,小福王朱由松是第一继承人。然而,东林党成功地阻止了万历皇帝将王位传给老福王朱常勋的计划。东林党大臣强烈反对小福王登基会对他们不利,并一致推荐了著名的王朱常仁。
然而,当时南京的大多数官员认为,皇位继承应该遵循祖先的制度,即按照继承的顺序进行排名。凤阳总督阉割党的领导人马士英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一方面支持江北将军朱由松的活动,另一方面,他很快把朱王带到了南京。面对既成事实,东林党的大臣们不得不承认朱由松是合法继承人。
崇祯十七年(1644年)5月15日,朱由松在南京皇宫即位,改元“红光”,后人称之为红光皇帝。
皇帝已经被选中了,那么下一步是否应该与外界保持一致呢?当然不是。红光朝激烈的党争才刚刚开始。马士英支持朱由松继位,名利双收,被任命为东阁大学士兵兼兵部尚书。但马士英接下来要做的不是派兵去对付清军和李自成的顺军,而是清理朝中的东林党大臣。经过几次折腾,原本脆弱的小朝廷变得更加脆弱。
由于南京朝廷的控制力越来越弱,江北四镇将领(高杰、刘泽清、刘良佐、黄德功)和武昌左良玉开始变得越来越专横、自尊,甚至敢于公开违反朝廷命令。
在江北的四个城镇中,高杰部队的战斗力最强,他也想为朝廷服务。但在他出去之前,他被叛徒开封军官徐定国杀害。高杰死后不久,左良玉以“清军侧”的名义从武昌开始杀害南京。南京朝廷不得不将大量驻扎在江北的部队转移到南京以西,以阻止左良玉的部队。但与此同时,清军也开始南下。
[img]665861[/img]
结果左良玉在进军途中突然去世,儿子左梦庚率部投降满清。当清军接近南京时,江北四镇的刘泽清和刘良佐都不战而降。黄成功准备与清军决一死战。结果,他在战斗前被暗箭射中喉咙。黄成功拔剑自杀,他知道自己无法回到天堂。洪光政权的最终希望破灭了。
弘光皇帝朱由松于元年(1645年)5月22日被清军俘虏,南明弘光政权灭亡。
值得一提的是,被很多人骂为奸臣的马士英,在被清军俘虏后慷慨大方。在领导钱谦益的带领下,一直吹嘘“清流”的东林党人集体投降了满清。忠臣?奸臣?有时候真的很傻!
南明的兵力状况如何?为什么他们不能阻止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