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火耗归公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明朝万历时期,张居正实行“一鞭法”,所有税款都由征银上交国库。

然而,由于当时没有标准化的银元,地方政府需要将人们支付的碎银铸成银锭才能交付,而在熔铸过程中,原银会有一些损失。

因此,当人民缴纳田赋时,地方官往往要求增加这部分损失,即所谓的“火耗”。

[img]665269[/img]

一般来说,碎银熔铸的损失并不大,每两个或两个或两个,即百分之一到两个;粮食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损失和成本可能更大,但这些看似合理的要求无一例外地膨胀了十倍甚至几十倍。

之后,所谓的“嫉妒”不再是原始的字面意思,而是发展成正税以外的附加税,不容低估。最有趣的是,这些收入并没有交给朝廷,而是由当地政府负责。虽然朝廷知道这一点,但它从未公开承认过。

康熙年后,征用的火耗与明代一样,并呈上升趋势。到康熙末年,火耗越来越高,河南、山东等省的火耗率甚至达到了正赋的80%左右。

这些所谓的私人征收、私人派系和私人使用的“嫉妒”不仅增加了人们的负担,而且被当地官员视为普遍的“半合法”收入。这样,法外税,没有监管,官员们自己动手,腐败。

雍正即位后,实行“消羡归公”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如果不限于一定数量,小民就不会遵守,而不是肖州县反而会随意多征”;

2、收费后,与其留在州县,不如提解国库(藩库),由大官分配。“如果通省有必要的公费,可以支付,但不需要分配州县。州县没有理由借口科索里甲,所以私人派也可以禁止。”。

总之,嫉妒归公的本质在于财政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即之前征收的嫉妒银从“非法”到“合法”,同时从“暗征”到“明征”,固定其数量和用途。

这样,地方官员就不允许私自增派,明确的规则取代了潜规则。之前说不清道不明、半明半暗的财路被封锁,原本流失到州县官员手中的非法收入也被收入藩库国库。

这种做法不仅完善了以往的财税制度,也是反腐防腐制度的创新。

事实证明,雍正朝实行消费羡慕归公后,康熙末年以来的滥征加派风得到了明显遏制,各省消费率的普遍下降也大大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img]665270[/img]

以河南、山东为例,其消耗率分别从80%降低到13%、其他省份一般在10%-20%左右,四川最高为30%,富裕地区较低,如浙江只有5%。

@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地的不足,丰富了国库,为雍正新政创造了更好的环境。


火耗归公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影响?火耗归公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

  • 史书上的纪晓岚:身材魁梧粗壮 每天吃肉数十斤
  • 在人们通常的印象中,纪晓岚既是一位文人,当然是一副文弱书生的形象,其实不然,记载中的纪氏却是一个身材魁伟的粗壮汉子。...

  • 出身卑微却是康熙最爱的人,其子被雍正虐杀
  • 飞上枝头 魏琳琅在历史上有一个真正的原型。那个人是康熙皇帝的好妃子。历史上的好妃子出生在辛人库。这种身份的人只能在宫里...

  • 顺治皇帝出家了 即使出家,顺治也会是花和尚吗?
  • 在《鹿鼎记》中,金庸说顺治皇帝出家了,康熙皇帝还派韦小宝去伺候。 那么顺治有出家吗? 当然,他没有出家门。 然而,关于他...

  • 荒唐的天王:洪秀全临死前的话让人哭笑不得
  • 1862年,曾国权率领10多万湘军精锐围困天平天国都城天京。经过激烈的战斗,到1863年底,湘军几乎突破了天京外的所有战略要地...

  • 文化学者曹溶的成就有哪些?主要作品有哪些
  • 通过了解曹溶生平简介得知,曹溶生于公元1613年,卒于公元1685年,享年72岁。在介绍曹溶生平简介的书籍中,都提到了曹溶的生...

  • 遏必隆简介 清朝时期,康熙皇帝的辅政大臣遏制了隆生
  • 遏必隆(?-1673年),牛虎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后金开国五大臣之额也是第十六子。顺治十八年(1661年),与索尼、鳌拜、苏克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