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18年正月,努尔哈赤向诸贝勒宣布:“我的意图已经决定了,今年我将征服大明国!”,4月13日,我以“七大仇恨”告天,起兵反映。
努尔哈赤所说的第一个仇恨是明朝无缘无故地杀害了他的父亲和祖父。
这是事实,但并不完全准确。一方面,父亲塔克世、祖父觉昌安确实死于明兵之手,但在战争中被误杀,并非故意杀害。其次,明军是为了惩罚掠边的“夷首”阿台,这才出边攻打古勒城,而不是“无缘无故生衅于外”,杀死他的父亲和祖先。第三,事后大明也承认是误杀,不仅送回了遗体,还给了三十道法令,让努尔哈赤继承了祖职,为都指挥。后来他以父祖为“殉国忠”,晋为都督。
第二种仇恨是指明朝违背誓言,偏袒叶赫、哈达,欺压建州。
[img]665854[/img]
这也有点不合理,很难建立。当时,建州和明辽东守臣的立碑誓言只是指双方不应越界,以免因采伐和伐木引起争端。这并不是说明朝军队不能跨越边境,也不能离开边境。
你知道,努尔哈赤管辖的建州边界也属于明朝的管辖范围。所有的女真卫士、首都和指挥官都是明朝的大臣。当然,明朝法院可以派兵进入女真地区,调解纠纷,惩罚违法者。此外,努尔哈赤不知道为什么明朝法院要出兵帮助叶赫吗?
第三种仇恨是指明朝违反双方规定的范围,强迫努尔哈赤偿还杀害越境人的生命。
这件事在明朝确实有点欺人,说是大恨也不过分。
第四种仇恨意味着辽东当局派尚伯芝到建州作威作福。
这是指公元1614年4月明朝使者入境的记录,包括《武皇实录》和《满文老档》。当时,万历皇帝派了一名守卫肖伯芝的钱,“他欺骗了大臣,乘坐了八辆轿子,威胁他的力量,强迫他崇拜他的旨意,并在书中描述了各种关于古今兴废的不良言论”。
后来兵部复辽东巡抚郭光复奏疏时,也有陈述说:“今天筹辽,主要是救北关。然而奴酋反复无常,顷抚臣提兵出塞,遣羁酋佟修养为间谍,遣备御肖伯芝为神秘,神秘退地退地,神秘罢兵罢兵。”
看来,这种所谓的“坏话”,可能是肖伯芝在宣誓抚臣意愿时,责令建州退兵,不耕垦哈达之地,不攻打叶赫。
努尔哈赤把这件事列为明朝对他欺凌侮辱的深仇大恨,原因似乎有些牵强。
第五个仇恨是叶赫背弃盟誓,因为他得到了明朝的支持,把他的“老女人”转嫁给了蒙古。
[img]665855[/img]
公元1593年,叶赫布寨、纳林布鲁贝勒等九部联军被建州大败后,第五年,他们共同派人结婚,愿意以布鲁的女儿布扬古贝勒的妹妹许给努尔哈赤,以纳林布鲁的弟弟金台石的女儿许和代善,努尔哈赤随后准备了聘礼,杀牛设宴,与他们结婚。
但不久之后,纳林布禄违背了誓言,将金台石的女儿嫁给了蒙古喀尔喀尔部斋赛贝勒,并将布扬古的妹妹转让给了其他人。首先,他许下了哈达蒙格布禄,然后又许下了惠发拜音达礼贝勒,然后又许下了乌拉布占泰贝勒,最后又许下了蒙古喀尔喀尔部巴哈达尔汉贝勒的儿子莽古尔岱台吉。
布扬古的妹妹华丽多彩。不幸的是,她的美貌和政治竞争在她15岁的时候就被允许给别人。她应该在中间雇佣很多次。直到她33岁,她才未婚,成为一名老妇人。最后,我嫁给了蒙古。不幸的是,我只死了一年。真可悲。
已经雇佣的女人,也是一个非常漂亮的美女,但最终不能结婚回家,这自然是努尔哈赤的一大仇恨,但这能责怪明朝吗?当时,明朝不仅没有帮助叶赫,而且叶赫还多次入侵哈达并责骂他。据说,第五大仇恨,根据不足,也很难建立起来。
第六种仇恨是明朝强迫自己退出已开垦的柴河、三岔、抚安之地,不允许收获庄稼。
这也与事实有很大的不同。当时,所谓的柴河和其他地方最初是哈达王台和孟格布鲁的地区。努尔哈赤灭亡后,派人大量耕种这些地方。然而,明朝不承认建州灭哈达的行动,认为这是一种叛逆行为。此外,这些地方毗邻叶赫,威胁叶赫的安全和明朝的安全。建州人从未被允许在这里生活和收获。
当时大家都说得很清楚,努尔哈赤也反复表现出自己的立场,并在石头上立了一块纪念碑,以确保他不会来耕种。但归根结底,无论是誓言还是碑石,努尔哈赤仍然每年派人去复垦收获。
说这第六恨,又是强词夺理,缺乏依据,难以成立。
第七个仇恨意味着明朝命令建州归还哈达,恢复其国家,并对叶赫表示赞赏。
正如我们前面所说,即使没有仇恨。
@ 努尔哈赤所谓的“七恨”,只有第三恨,明朝是不合理的,是成立的。第一个仇恨,明朝应该负责,但误杀,明朝也承认它已经过去了,但也给予了养老金和奖励。至于其他五种仇恨,原因不够,很难建立。
说,这 “七大仇恨”的政治性远远大于情感性,旨在激起女真内心对中原的仇恨,从而实现努尔哈赤自身的政治野心。
努尔哈赤反映的七大仇恨是多么不可靠?真相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