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满洲八旗的顺序是什么?哪个旗的地位最高?

当我们打开清朝首都的防御地图时,人们随旗居住的模式清晰可见。以紫禁城为中心,两黄旗居北,两白旗居东,两红旗居西,两蓝旗居南,清晰严谨,边界清晰,具有浓郁的准军事气息。但问题是,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八旗的顺序呢?

[img]664347[/img]

清代博学鸿儒自然知道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八旗以颜色为区别,颜色本身就有五行属性。因此,雍正年间成书的《八旗通志》中出现了一种能够突出统治者上顺五行生克之道、稳定民生之心的诠释:

北方属水,黄色属土,则两黄旗居北方取土克水;东方属木,白属金,则两白旗居东方取金克木;西方属金,红属火,则两红旗居西方取火克金;南方属火,蓝属水,则两蓝旗居南方取水克火。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女真先民作为以狩猎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森林之子”,对狩猎有着自己独特的经验和习惯。当时,在围攻开始时,人们以牛记录(即最早的十人一牛记录)为单位(fere)向两翼推进,其中围肩靠近围底(meiren),更远的地方是围两端(uturi),右手方向的围肩和围两端统称为右翼(jebele
gala),对应的左侧两部分是左翼(dashvwan
gala)。诸牛录入各预定位置的过程称为“撒开围”,当围场两端的牛录奉命“合围”后,一个围场顺利形成。

八旗建立(1615年)后,两翼制度迅速落实到具体的军事行动中。努尔哈赤在命运三年(1618年)第一次向明朝发动战争时,命令“左四旗取东州,马根单二处”,而自己则与诸贝勒率领“右四旗兵和八旗训练护军取抚顺所”。至于驻防屯兵、朝班晋见等重大活动,还是按照行围的习惯,以两黄旗为北,取围底;两红旗居西,取右围肩;两白旗居东,取左围肩,两蓝旗居南,取两翼围端。即使在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换旗事件后,镶嵌黄旗仍然有“头旗”(fere
gvsa)“别称,抛开镶嵌黄旗曾经是努尔哈赤亲率旗帜的骄傲,也是五部合作旧习在八旗中存在的一点历史记忆。

建于命运十年(1625年)的“十王亭”是按照这个顺序安排的。也就是右翼正黄旗、正红旗、镶红旗、镶蓝旗、左翼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蓝旗。因此,八旗驻防时旗色方向的安置顺序来源于“五行生克”,很难取信。

眼花缭乱的“换旗”

然而,顺序并不等于地位,八旗的地位,简单地说,根据其“旗帜专家贝勒”(gvsa ejelehe
beise)“,这取决于旗主的地位。因此,八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努尔哈赤时期、皇太极时期、多尔根时期和顺治亲政后的“上三旗下五旗”时期四个时期进行讨论。

在努尔哈赤执政期间,他亲自领导了两面黄旗(晚年,他分析了正黄旗和镶嵌黄旗的一部分,并与多尔根兄弟分开。他只保留了一部分属于镶嵌黄旗的牛记录)。自然,他尊重两面黄旗,然后是代善领导的两面红旗,其次是由皇太极、鲁古尔泰和阿敏领导的正白旗、正蓝旗和镶嵌蓝旗(有些人坚持认为,由于年龄和军事成就的影响,两个蓝旗的地位应该高于皇太极的正白旗),最后是楚英之子杜度被处决掌握的镶白旗(天命末年改为皇太极之子豪格)。

皇太极时期是八旗内部斗争最激烈的时期。随着汗权向皇权的转变,汗王与诸贝勒之间的矛盾不断涌现和激化。因此,八旗之间的关系也相当复杂,如“换旗”事件、吞并正蓝旗、重新整理两黄旗、压制两红旗势力等。但总的来说,由于皇帝的亲属关系,两面黄旗仍然是最受尊敬的,其次是由王子英雄领导的蓝旗,其次是与皇太极密切相关的蓝旗,两面红旗和两面白旗经历了一定程度的起起落落。

比如上面提到的十王亭,按照女真(满洲)以右为尊的旧习俗,在十王亭建设之初,八旗的顺序应该是正黄旗、镶黄旗、正红旗、正白旗、镶红旗、镶白旗、镶蓝旗、正蓝旗,即代善代善的地位仅次于父汗努尔哈赤。4月11日,天聪十年(1636年),皇太极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大清,改元崇德。通过颁布符合皇帝礼仪的机会,他特意将八旗排名时尚右的原则改为尚左(许多其他仪式仍以尚右为准),因此八旗的顺序自然变成了黄旗、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白旗、红旗、正蓝旗和蓝旗。这种变化对于领着两面黄旗的皇太极来说自然无所谓,但代善的旗分却从第三名(正红旗)和第五名(镶红旗)降到了第四名和第六名,味道不言而喻。

在摄政期间,八旗的领属关系再次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两白旗内的调动和意图与原豪格之正蓝旗兼并。皇太极死亡之初,郑亲王济尔哈朗因与皇太极私人关系密切,有助于保护新君。此外,他还是全旗(镶蓝旗)的亲王,他的政治地位始终高于多尔根,他有半旗牛记(与阿济格共领镶白旗)。为了摆脱这种困境,达到独自掌管国家政治的目的,多尔根在崇德8年9月至11月,通过罚款多铎正白旗牛记录,调出阿济格及其牛记录,获得了自己对正白旗全旗的领导关系,并将弟弟多铎改为镶嵌白旗。

顺治五年(1648年)三月,正蓝旗的主要豪格被多尔根迫害致死。本应由顺治皇帝接管的正蓝旗被多尔根强行占有。为了“长久以来”,他还与弟弟多多讨论,将镶嵌白旗的多多人的属人与正蓝旗的属人进行了对调,希望实现独占两白旗、多多领正蓝旗的目的。不幸的是,在计划完全实现之前,河南王多多因病去世,多尔根本人于第二年早逝。他不仅没有实现他长期以来的愿望,而且他自己的正白旗也成为了皇帝手下的一员。

“上三旗”“下五旗”

无论如何,随着顺治皇帝的统治,八旗之间领导关系的反复变化和旗主之间的滚动、斗争甚至合并终于结束了。顺治八年(1651年)2月,济尔哈朗等人追究了多根的罪行,并收集了顺治皇帝的正白旗。到目前为止,皇帝亲属的旗帜从两个黄旗扩展到两个黄旗和三个正白旗,历史上也看到了“三旗”和“五旗”的记录。

然而,许多人认为,皇太极在天聪九年(1626年)以鲁莽古尔泰和德格类为由,将正蓝旗“附入皇上旗”,是清代“上三旗”的起源。这种观点是有偏见的。@ 被收入官的正蓝旗并没有保持完整的建制,而是被打散后汇编成了皇太极的两面黄旗,即所谓的“二旗”。与此同时,皇太极还分析了长子豪格和努尔哈赤第七子阿巴泰管辖的镶黄旗牛的记录,改编成新的正蓝旗,交给豪格管理。因此,虽然豪格领导的正蓝旗可以理解为皇太极的“直系势力”,但从隶属关系来看,皇太极总是只领导“内两旗”,而不是“上三旗”。

[img]664348[/img]

到目前为止,尘埃落定后,我们可以将八旗地位分为两部分,即皇帝亲自领导的“上三旗”: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宗室王公领衔的“下五旗”:红旗、白旗、红旗、蓝旗和蓝旗。清一代的官方文件档册也是基于此进行书写登记的。然而,仍然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八旗的颜色不同,三旗对皇帝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但内部机构和行政水平是相同的,不能简单粗暴地认为“属于黄旗的人比属于蓝旗的人更高贵”或“黄旗的人是贵族”,毕竟,无论哪种颜色,真的(ejen,也就是主人)都是额真,阿哈(aha,也就是奴隶)也是阿哈。


满洲八旗的顺序是什么?哪个旗的地位最高?满洲八旗的顺序是什么?哪个旗的地位最高?

,,,,,,,

  • 咸丰皇帝是怎样的皇帝?为何说咸丰特别好色
  • 有书记载,咸丰不顾兵败割地赔款,国家陷于危难之中,躲在热河行宫寄情于声色,聊以自娱,自我麻醉。他有所谓汉女四春:牡丹...

  • 清朝同治皇帝有儿子吗?谁是同治皇帝的儿子?
  • 同治皇帝是慈禧的儿子和咸丰皇帝唯一的儿子吗?同治皇帝有儿子吗?如果是这样,同治皇帝的儿子是谁?是光绪皇帝吗? 同治皇帝...

  • 清慈禧太后守寡数十年 为什么会有无数的绯闻?
  • 慈禧太后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她的评价褒贬不一。在学术界,大多数人都同情慈禧太后;在互联网上,大多数人都批评慈禧...

  • 史书上的纪晓岚:身材魁梧粗壮 每天吃肉数十斤
  • 在人们通常的印象中,纪晓岚既是一位文人,当然是一副文弱书生的形象,其实不然,记载中的纪氏却是一个身材魁伟的粗壮汉子。...

  • 出身卑微却是康熙最爱的人,其子被雍正虐杀
  • 飞上枝头 魏琳琅在历史上有一个真正的原型。那个人是康熙皇帝的好妃子。历史上的好妃子出生在辛人库。这种身份的人只能在宫里...

  • 顺治皇帝出家了 即使出家,顺治也会是花和尚吗?
  • 在《鹿鼎记》中,金庸说顺治皇帝出家了,康熙皇帝还派韦小宝去伺候。 那么顺治有出家吗? 当然,他没有出家门。 然而,关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