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朝的太监权力这么大?归根结底,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成立了内阁、东厂锦衣卫等特务机构,监视文武百官。在其他朝代,丞相可以控制权力,所以没有太监。根据历代的教训,明朝篡权的都是文官和武官。因此,明朝最大化了君主的权力,废除了宰相制度,使太监从幕后走向舞台,成为影响朝廷的权力。
[img]664560[/img]
明朝宦官的最高职位只有两个,即司礼监、司礼监、掌印太监。前者只是取代了皇帝朱批,充当了皇帝的秘书,并在起草的文件中写道同意或者不同意;后者只负责大印,在朱批文件上盖印,发回内阁实施。
当皇帝忽视政府,内阁不被信任时,两个太监的权力是巨大的。如果皇帝不处理内阁文件,那就是礼仪监督而不是皇帝,那么执行皇权的就是礼仪监督的笔和印刷太监。如果太监能担任笔和印刷太监,那么他就是皇帝。例如,魏忠贤。
[img]664561[/img]
但是明朝的宦官没有兵权。他们只能披红盖印,没有动员军队的权力,尤其是动员禁军。从这方面来说,皇帝并不愚蠢,军事权力仍然掌握在自己手中,偶尔让宦官自己处理政府事务;然而,明朝的军事调动不能写文件,宦官本身不带领军队,需要一个非常复杂的程序来动员军队,程序的执行者是文官,文官怎么能不听宦官的指挥。
[img]664562[/img]
唐朝的宦官可以废除皇帝。这就是为什么唐朝的宦官可以招募和领导军队,参与军事政治、军事命令和军事需要。明朝的宦官只有皇家马监的太监才能参与军事政治和军事需要,而想要叛乱的军事命令却不能参与。据说朱元璋深深感受到了唐朝宦官的灾难,并特别限制了宦官。
明朝宦官的权力是皇权的衍生物,其权力来自皇权,但不能在制度上取代皇权。
明朝太监的权利是什么? 为什么权力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