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清朝的八旗人似乎每天都在喝茶和遛鸟。他们不需要处理任何工作。他们还可以每月按时从相关部门获得大量资金。现实真的是这样吗?
事实上,清朝旗人能否不工作,光拿钱,取决于他的人生经历。如果是皇族后代能享受到这种非凡的福利报答。这其实很容易理解。中国一直有“鸡犬升天,鸡犬升天”的传统。现在皇帝来自家庭,亲戚自然会成为皇室亲戚。得到一些非凡的帮助是正常的。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皇室亲戚都能不工作就拿钱。@ 能享受这种福利的皇室必须是男人的“闲散宗室”或“闲散觉罗”。
什么是“闲散宗室”和“闲散觉罗”?顾名思义,闲散意味着无事可做。用今天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失业的游客。其中,闲散宗室是清朝祖努尔哈赤父亲塔克世的继承人。闲散觉罗是塔克世兄弟的继承人,属于皇室分支机构。
[img]664017[/img]
清朝定鼎华夏后,皇族的生牙成倍增加,规模加倍复杂。他们中的少数人坚持父母的头衔,或者自己找到了一官半职。剩下的大多数人既没有头衔可以坚持,也没有能力找到官职,所以他们成了闲散的人。这些闲散的皇后大多没有什么能力,在没有头衔和职位的情况下谋生就成了问题。为了顾全皇室的脸,皇帝自然不能看着这些皇室后代迷恋错误的陌生人。因此给了他们不工作、光领钱的福利,官方称之为“赡养银”。
根据规定,一般来说,闲散宗室的男性从十岁开始,每月由宗人府发放二两银子,从二十岁开始,每月由宗人府发放三两银子,同时每年给米四十二斛二斗。所有闲散的罗(红带)男性,从20岁开始,每月由宗人府发放二两银子,同时每年给米二十一斛二斗。
乾隆年间,北京一个受欢迎的人的月收入大约是两三两银子。换句话说,皇帝给这些闲散皇室后代的“支持银”与当时北京受欢迎人民的平均收入相似。处理他们的食物和衣服没有问题,但绝对没有稀有和昂贵的程度。因此,这种福利实际上相当于给“皇室亲属”的最低生活津贴。虽然他们有钱不工作,但他们可以吃最低生活津贴结局不是什么光华的事。
[img]664018[/img]
那么,除了皇室,其他旗人的生活报答呢?答案是:他们必须工作才能有钱。
对于大多数男旗人来说,参军是一种独特而合法的职业,只要过程“挑缺”成为正式的八旗兵丁,就可以享有良好的声誉。清代的兵酬分为“坐粮”和“行粮”。“坐粮”相当于固定工资,高级兵(京旗前锋、护军)月薪42,工资46斛;马兵月薪32,工资46斛;步兵月薪125元,工资22斛。“行粮”相当于奖金,出征时才发放,每人每月22银子。除月薪外,八旗兵还可每季度领取一次“季米”,相当于今季度奖金。此外,八旗兵还有一些福利收入,比如“喜事给银十二,凶事给银二十二”。
但是,上面提到的兵役都有一个前提,八旗兵必须有资格领取。和平时期,兵缺不多,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参军吃皇粮。是的,对于那些补不上兵缺的“余丁”来说,生活是相称拮据的。为了谋生,许多人不得不处理被旗手鄙视的农业、工商和其他职业。有人说,清朝避免旗人处置这些职业也是一种曲解。朝廷没有明确避免旗手不得处理任何职业,但许多旗手认为他们的祖先“随龙入关”,不屑于做这些职业。
[img]664019[/img]
因此,在清朝,八旗人的生活回报并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么悠闲,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也必须谋生。特别是在清末,国家财政紧张,旗人的福利回报越来越差,甚至一些家庭成员也不得不出来工作。
清朝旗人的真实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你能不工作就拿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