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庆父不死,鲁难不已”,字面意思是这个叫庆父的家伙不死,鲁国的灾难就不会停止。那这家伙是谁呢?为什么他像大魔头一样对鲁国造成灾难,涉及到叔嫂通奸的人伦悲剧。
[img]664443[/img]
先来看看庆父的人生经历。他是鲁国君鲁庄公的异母弟。庄公有三个弟弟,庆父是最大的,还有两个是叔牙和季友。庄公娶了齐国君的女儿(据记载,她的父亲是齐,但后人的研究应该是齐)哀姜,哀姜结婚时带了一个妹妹作为嫁妆。后来哀姜被立为王后,但她从未生过孩子,妹妹生了一个叫公子启的儿子。庄公还有两个儿子,分别是公子和公子申,都是普通人。三个儿子中庄公最喜欢的就是公子。
庄公还活着的时候,庆父偷偷跟哀姜私通,庆父专横残忍,庄公心里一直对他不满。后来庄公病重,知道时间不多,不得不为公子般的上位谋划,不喜欢庆父,又怕自己死后庆父胡作非为,于是找另外两个弟弟商量后事。首先要找的是叔牙。谁知道叔牙早就和庆父狼狈为奸了。这时,他强烈建议庆父继承鲁国君的地位。想必庄公当时病得很重,不然大耳朵早就扇了弟弟一巴掌。赶走了叔牙,庄公又找了四弟季友,季友更真实,也明白了哥哥的意思,于是拍了拍胸脯保证,自己一定要好好帮助公子继位。庄公听到弟弟这么说,放下心来,安然死去。
[img]664444[/img]
庆父势力大,狡猾难制。季友不好直接对他开始,于是设计毒死了他的跟班叔牙,从而孤立了庆父,宣布先君遗诏,像公子一样即位。庆父一看矛头直指自己,怎么能坐以待毙呢?他买了一个鲁莽的养马人,在葬礼期间杀死了他的儿子。季友看到货物太残忍了,赶紧逃到陈国避难。而且庆父一定是自己想当王啊,但齐国却想支持哀姜妹妹生的公子启,这孩子毕竟流着齐人的血。哀姜喜欢自己的奸夫情郎,但公子启也是自己的侄子,庆父要以公子启为幌子,她欣然同意。于是公子启继承君位,就是鲁闵公。
傀儡如何管理国政,国事不是庆父控制的。齐桓公派人到鲁国了解情况,得到的报告是:如果不排除庆父,鲁国的灾难将不会终止。果然,仅仅一年多后,国君就被怀疑妨碍了。毕竟,他不能和哀姜一起飞。此外,他有篡位的心,所以庆父杀了鲁闵公,哀姜,一个淫妇,只是为了对庆父好,对我好,对国家和国家好,庆郎说什么就是什么。当初发誓要保护公子般的季友,这时又带着公子申逃到别国避难,算是为庄公保存了一点血脉。
然而,庆父太鲁莽了。他没有考虑鲁国人民对自己的怨恨,更不用说霸主齐国的想法了。他现在杀了齐桓公的孙子。齐国怎么能放弃呢?看到齐桓公要做事,中国人也搞暴动反对自己。庆父赶紧逃到莒国,哀姜也逃到诸国。不管怎样,莒国和诸国相邻。他们私下交流很方便,认为舆论不会那么强烈。
[img]664445[/img]
看到庆父出奔,国内真空,季友带着公子申回国,支持他上位,那就是鲁。季友派人贿赂君国君,君国准备引渡庆父回鲁国。庆父派人向季友求情,被拒绝,只好上吊自杀。他的哀姜也被齐桓公视为家庭耻辱。他向诸国要人,诸国不敢反抗。他哀姜死在回家的路上,说他上吊了。这对奸夫和淫妇终究把自己杀了。
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