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唐代的皇后、太后和武周女王,武则天以女流走上前台,独掌帝国军政大权,在历史进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强调它的影响力并不过分。事实上,权力和地位不亚于武则天的女强人并不少见,但很少有人能很好地管理国家。例如,蒙古帝国的昭慈皇后是马真·脱列哥那(也被称为马真后),这是失败者的典型例子。
乃马真后是窝阔台的皇妃,史书称之为“六皇后”
脱列哥是蛮族人(11-12世纪住在蒙古高原西部,说突厥语的民族,后来被蒙古征服)。蒙古帝国第二任大汗窝阔台(元太宗)的妃子在妃子中排名第六,在中国历史书中被称为“六皇后”(窝阔台的真正女王是波拉合真)。脱列哥早期的经历是未知的。我们唯一知道的是,她为窝阔台生下了长子,这在帝国政治中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贵因虽然是长子,但因为性格懦弱,身体虚弱,病态多,很不受窝阔台的欢迎,而汗流浃背的接班人,是智勇双全的第三个儿子(生母未知)。然而,在南宋端平三年(1236年),年纪轻轻就死在对宋战场上。宽出之死让窝阔台非常伤心,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拒绝立贵为王子,而是打算把宽出之子的失烈门作为储君。
窝阔台画像
然而,就在窝阔台准备为储君立失烈门的时候,他突然因为酒色蚀骨而死于宫殿。他一年56岁,在春佑元年(1241年)11月。大汗的崩溃打乱了失烈门接班的计划,而脱列哥早就有了扶儿子出汗的计划。然而,考虑到许多国王的不满,他决定在朝鲜统治自己,然后实施把你推上汗水的计划。
宰相耶律楚材反对脱列哥那的计划,但由于势力薄弱,没有盟友做奥援,最终不得不称病不朝,三年后竟郁郁寡欢。耶律楚材是两朝贤相,受到成吉思汗和窝阔台的高度重视,但连他都阻挡不了脱列哥上台,所以其他国王和大臣都不想成为“出头鸟”。在这种情况下,脱列哥如愿以偿地登上了摄政的座位,领导着这个广阔的帝国。
[img]664201[/img]
蒙古帝国的域图是马真后执政时的
脱列哥那临朝称制后,为了给儿子创造继承汗位的条件,不仅大肆奖励诸王、大臣,还给予他们各种特权,以获得他们的支持。与此同时,脱列哥那也加紧清理窝阔台时期的重臣,并换上了一批虽不学无术,但却极其忠于自己的亲信。在这种情况下,右丞相镇海、中州断事官牙老瓦赤(主持中原财务事务)等人纷纷逃亡,而脱列哥那的贴身女仆法蒂玛、陈云都拉合蛮则被重用。
正是由于上述措施,蒙古帝国的局势在脱列哥那执政的五年里,才能用“糟糕透顶”这个词来形容。滥行奖励和特权的行为不仅造成了帝国上下令不同、各自为政的混乱,而且使国库支出巨大,很快陷入了无法维持收支的局面(“所有国王都派使臣到四方,滥发诏书和标志;他们四次结党,各自为政。见《世界征服者史》)。
贵由画像
此时蒙古境内又遭遇多年难见大旱,以至于出现了“河水枯竭,野草自焚,牛马十死八九”的悲剧(见《元史卷二》)。然而,面对灾难,脱列哥那并没有进行救灾,而是指示奥都拉合肆意搜索民间财产,旨在解决金融危机。脱列哥那的举动让国内怨声载道,反抗运动层出不穷,使蒙古朝廷疲于应命。毫不夸张地说,如果脱列哥再执政几年,蒙古帝国必然会崩溃。
但就在这时,认为时机成熟的脱列哥那下令召集忽里勒台(蒙古诸王大会主要用于推举汗水、决定战斗等重大事件),要求诸王因为汗水而支持昂贵的东西。在王者中,术赤是王者的首领,拔都(成吉思汗的孙子,术赤的第二个儿子)威望最高,但由于与贵人的不和,他以生病为由拒绝出席。而其它诸王则因为屡遭脱列哥那的笼络,自然愿意推荐贵因为大汗。就这样,在淳佑六年(1246年)8月,贵从被推荐为大汗。
[img]664202[/img]
忽必烈画像
贵自登基后,脱列哥那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立即宣布归政。脱列哥那虽然名义上交出了权力,但仍在幕后时时干涉朝政(“朝政多出于后。见《元史·卷一百一十四》),直到同年年底病死,贵由才真正亲政掌权。脱列哥的蒙古帝国变得烟雾缭绕,但最终得到了一个好的结局,真的很幸运。忽必烈称帝后,追后脱列哥为昭慈皇后,并让她的牌位升入太宗庙,这也是后话。
乃马真后是什么样的人? 朝政期间,帝国几乎崩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