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依靠一个强大的骑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满洲八旗。那么满洲八旗是什么样的骑兵部队呢?满洲八旗的战斗力是多少?
[img]664340[/img]
八旗是清代满族社会生活和军事组织的一种形式。八旗制度于明朝万历29年正式成立。1601年初,只有三个旗帜:黑旗、白旗和红旗。1615年,三旗被分为八个:原红旗分为正黄和镶嵌黄旗;原白旗分为正白、镶嵌白、蓝旗;原黑旗分为正红、镶嵌红、镶嵌蓝三旗。八旗,统称满洲、蒙古、汉军。
八旗满洲,八旗蒙古的主体是骑兵,他们的普通士兵分为三个等级,马兵、战士和守兵,依次降低工资。满洲和蒙古八旗的普通八旗男子可以从10岁开始每三年参加一次考试。他们符合守兵的标准,享受工资。他们可以每三年参加一次晋升考试,通过考试,提高工资。无论你是否骑马,马兵、战士和守兵都是等级。八旗汉军也叫乌真超哈其,主要是炮兵。
八旗初建时兵民合一,全民皆兵。
满洲所有成员都隶属于满洲八旗。旗组织具有军事、行政、生产等多种功能。入关前,八旗兵丁平时从事生产劳动,战时荷戈从征,军械粮草自备。入关后,建立了八旗常备兵制和兵役制度,使八旗兵成为职业兵。清都北京后,绝大多数八旗兵丁屯驻扎在北京附近,而守卫京师的八旗则按其方向驻扎,称为驻京八旗,俗称京旗,实际上是禁军。另外,一部分旗兵派驻全国各重要城市
和军事要地一起,叫驻防八旗。八旗有一套完整的制度。比如封爵,崇德元年(1636)始定亲王、君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9等。八旗按引军旗定户籍。
八旗兴办宗室觉罗学、官学等,教其子弟。
清代贵族的形成始于其八旗制度。这一制度早在清朝入关前就形成了,它是由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在战争中创立的。原红、白、黑三旗;红旗分为正黄旗和黄旗;白旗分为正白、镶白、蓝三旗;黑旗分为蓝、红、红三旗,共八旗。这是当时后金政权包括军、政、财、经等各方面兵民合一的组织形式。这些八旗子弟从小就努力练习射骑,勇敢善战。他们通常为人民耕种和狩猎,并在战时从征。他们在入关前和入关后的早期阶段确实有很强的战斗力。应该说,他们是中国东北少数民族崛起的新力量。
清朝取代明朝进入中原后,初期,八旗官兵仍保持着当年勇敢善战的“活力”,按时练兵马,坚持不懈。入关后,八旗驻防制度得到了重大改进,在全国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制度。主要形成以下驻防线:运河驻防线、黄河驻防线、长江驻防线、东南沿海驻防线、京畿道驻防线、关外驻防线、塞外蒙古编旗驻防线、甘肃新疆驻防线等。清廷根据旗民分治的原则,在驻防地为旗人筑城别居,或在城市中划出一角让旗人居住,通常称为“满城”。
历史上满洲八旗有多强?战斗力有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