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告诉我5岁的女儿黛玉去了贾府。当我问黛玉为什么这么小就被送到奶奶家时,她女儿的回答很简单。她说:“黛玉的父亲想去上班。她没有时间送她去幼儿园,所以她让奶奶送她去。”
这应该是我目前读到的最新颖、最脚踏实地的答案。当时我在想,孩子的回答一般都是幼稚的,有她这个年龄段的思维方式。我之前分析过林如海送黛玉进贾府的原因,列出了几个原因,但我从来没有写过黛玉因为父亲忙于工作而被送到奶奶家照顾。可见这只是孩子的想法。不管林如海有多忙,他都永远不会因为这个原因把他唯一的女儿送走。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贾敏。
[img]663286[/img]
贾敏,虽然书中出现过几次,但只是暗淡,只出现了名字,从未出现过,其实她才是林如海送走黛玉的真正原因。
之前有人分析贾母之把贾敏嫁给了林如海,一是林如海这个人不错,二是也算是门当户对,三是林家丁稀少,贾敏嫁过去不会受长辈的欢迎。事实上,只有一件事是对的,那就是林如海很好。可以说他年轻有前途。当时,贾府并不缺钱或政治资本。他不需要依靠女儿的婚姻来拯救贾家。当然,他把女儿的幸福作为选择丈夫的首要条件,这也是贾母和丈夫对女儿贾敏的爱。
[img]663287[/img]
正是这种独特的爱,贾母打破了四个家庭结婚的惯例,把女儿嫁给了林如海。后来,贾敏的幸福也表明贾母的做法是正确的。她为女儿选择了一个好女婿。婚后,贾敏和林如海有着深厚的感情。虽然他们不像现在的年轻人那样深爱着你我,但在那个时代,贾敏去世后,林如海不再再结婚,这足以表明他对妻子贾敏的深爱。
黛玉是贾敏唯一一个活下来的孩子。林如海决定送女儿去贾府,因为她断绝了续弦的想法。林如海的决定源于他对妻子贾敏的爱。想象一下,贾敏嫁给了林家,失去了在父母面前孝顺的机会。现在她早逝了。临死前,除了女儿黛玉,丈夫林如海,还有一个人,这也是她无法忍受的爱。这个人是贾家的祖先贾母。
[img]663288[/img]
从黛玉进贾府时贾妈抱着黛玉哭的话来看,贾妈妈最痛苦的孩子是贾敏。现在贾敏早逝,她的母亲不得不忍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伤。我相信没有人能理解她对黛玉的超乎一切的爱,这实际上源于她对贾敏的爱。
正是贾的母亲是贾敏去世前永远不会忘记的关心。为了实现妻子贾敏的愿望,林如海把女儿送到贾府,代表母亲孝顺,安慰贾母失去爱女儿的心。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林如海失去爱妻后,精神和身体都不如以前了。另外,他没有继续结婚的心,把教育女儿这样的头等大事交给贾的母亲,他也是最放心的。妻子贾敏去世后,林如海反复思考,决定把女儿黛玉送到贾府,由祖母抚养长大。
纵观《红楼梦》,林如海是一个深情的男人。虽然宝玉对黛玉的爱是感人的,但面对权力和世俗世界,宝玉很难保护他的爱和爱。在这方面,林如海是《红楼梦》中痴迷于爱和深情的人。
贾蓉的母亲去世了,贾珍继续娶尤氏,贾琏的母亲去世了,贾赦继续娶邢夫人,但林如海中年丧妻,对妻子贾敏难以忘怀,深情,决心不再续弦,独自等待家人和女儿。
众所周知,有一种说法,如果有继母,就会有继父。也许林如海也担心再婚会给女儿带来伤害,会让女儿委屈。另外,他很难摆脱失去妻子贾敏的悲痛,所以他不会继续。看看贾蓉,他的妻子秦可卿应该很快就死了。贾蓉的续弦妻子出现在书中。可见当时男人死了老婆,续婚很常见,但林如海却破例了。
林如海对贾敏的深厚感情,贾母也深知和感动。孙女黛玉来到贾府后,贾母依靠其他孙女,独自抚养她和宝玉。由此可见,贾母对女儿贾敏的爱早已转移到孙女黛玉身上。这就是爱屋和乌。
[img]663289[/img]
就这样,当林如海生病的消息传来时,贾母安排贾琏带黛玉回家探病,并告诉她要带回来。林如海病逝后,贾琏派赵儿回来。主要原因之一是向贾母汇报情况,并要求贾母下一步安排。结果,黛玉成了将来住在贾府长的客人。可见,贾母和女婿林如海已经达成共识,要把黛玉养在贾府,以后就不会离开贾府了。这是宝黛婚约的第一个开始,但不幸的是,黛玉早逝,没有等待她的幸福。
我相信,如果黛玉不早逝,贾的母亲不病逝,宝黛的爱情会有一个好的结局,但故事可以有。如果现实从未如此,黛玉将成为悲剧的代名词,这是父亲林如海为女儿安排的意想不到的结局。可见林如海对妻子贾敏的深爱,不得不选择送女儿去贾府。他不知道黛玉的早逝不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而是一种无法解释的心脏病。林如海再也不知道这一切了。
可以看出,林如海安排女儿黛玉进入贾家,主要也是最真实的原因,不是让女儿嫁给宝玉,也不是为了得到贾母的祝福,而是对妻子贾敏的深爱,让他选择送女儿到贾家安慰婆婆失去女儿的痛苦心。
林如海送黛玉的真正原因是那个从未出现过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