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朱由检是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明朝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尽管如此,崇祯还是赢得了后人的普通同情,人们大多认为他不应该是亡国之君。为什么这么说?崇祯很勤政。这比他的前任要好得多。据史料记载,朱由检同志二十多岁时已有白发,眼角有鱼尾纹,“鸡鸣而起,夜分不眠,常焦劳成病,宫中无宴”。
[img]662944[/img]
但正如许多明朝粉丝所评论的那样,勤奋并不意味着你很优秀。无论工作有多努力,无论方向有多努力,都是无用的。朱通过检查零食,只写了六次“犯罪圣旨”,但最终没有迎来明朝的复兴。
公元1644年3月19日,崇祯皇帝在北京煤山歪脖子的树上上吊自杀。他死时左脚,右脚穿红鞋,年仅33岁。临死前,他留下遗诏:“我已经登基17年了。虽然我很虚弱,很生气,但所有的大臣都误解了我,导致小偷逼迫北京老师。我死了,没有面子看到我的祖先在地下,自己去冠冕,以发覆面。让小偷分裂我的尸体,不要伤害人民。”
[img]662945[/img]
仅仅61个字就表达了皇帝凄凉的心情。当然,明朝灭亡的原因有很多,如两线作战、侵略者、东北鞑靼人;战争总是没有钱,主要原因是崇祯运气不好,遇到了小冰期,取消了工商税;崇祯本人治理国家的能力不好,没有好老师等等。
然而,崇祯皇帝遗诏的内容也隐藏了明朝灭亡的部分原因,那就是诸臣误我!我们试图从这个角度分析明朝灭亡的原因!崇祯年间的官员和前朝的官员有什么区别?
即使皇帝能力一般,掌舵的内阁官员能力好,明朝的大船也不会翻船。让我们比较一下嘉靖和崇祯官员之间的差异!
嘉靖当老板的时候,有几个著名的牛人,比如刘大夏、杨一清、杨廷和,这个时候也出现了一代伟大的神王阳明。这些团队成员不仅有在中央政府下属部门工作的经验,还有在当地长期工作的基层经验。他们对明朝的整个官僚制度和运作有着深刻的了解。
但到崇祯当老板的时候,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朱由校死后,木匠皇帝留给崇祯的班级主要有刘一、韩庚、朱国真等,但这些都是平庸的一代,能力一般。他们缺乏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和较强的治国理念!面对宦官的专权,杨一清可以机智地动员太监揭露刘瑾。后来,叶向高、刘一辉、朱国珍等人对900岁的魏忠贤没有回应。结果,他们被屠杀了。
崇祯上台后,魏忠贤被一举铲除,整个阉割党集团几乎被淘汰。他开始重用东林党人,但朱由检发现这些学者的能力真的很一般,并没有真正解决内忧外患,于是又开始了身边的太监。崇祯时期,孙承宗能力很强,但年龄不饶人,很难有大的成就。再加上崇祯刚毅不耐烦的性格,孙承宗很难有发挥的空间。
明初,也有一些不作为的皇帝,但政治稳定,主要是因为当时官僚体系成熟,团队成员在治理国家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崇祯的悲剧是,虽然他勤奋,但他没有朱元璋那么聪明。大多数内阁都是缺乏政治和行政经验的人,政权崩溃是可以想象的!
临死前崇祯遗诏 但它暗示了明朝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