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什么时候发生了晋秦争霸战?简要介绍过程及结果?

春秋中期,晋为主宰中原,阻止秦东进入图霸而进行的重要战争。

战争背景

奉攻茅津后不久,晋献公即假途灭虢,一举兼并北、虞两国。控制了茅津渡口、桃林、萧函,率先占领了这一战略要地。献公死后,晋国内乱,公子夷吾逃秦。他知道穆公有控制桃林等地的企图,愿意向华山间献出郭略(今河南灵宝)河外五城以换取秦争位的支持。秦协助其返晋为惠公后,他背约不肯将该地拱手送秦。穆公曾计划杀夷吾,另扶重耳为君,因事泄失败。

秦是西周初年嬴姓氏族,迁至西垂(今甘肃天水南),以游牧经济为主,后成为周室附庸。周平王元年(前770年),秦襄公因护送平王东迁有功,被平王封为诸侯,并将军狄占领的岐及其以西的周室土地赐秦。秦正式建国。文公时(前765-前716年),秦击败了据岐之戎,收抚未与平王东迁周余民,大力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国势逐步壮大。到穆公时,秦建立了由战车、步兵、骑兵组成的军队,兵力10万,征服了荡社、邦荣、冀荣、小郭、彭戏氏,控制了从西垂到华山的整个渭水流域,成为西方大国。秦穆公雄心勃勃,不甘局处关中一角,急于争霸中原。桃林、萧函是晋秦向外发展的必要战略要地。秦穆公继位第一年(前659年),即率军进攻茅津之戎(今山西平陆地区),试图控制该地区。由于地北有虞国,南有郭国,暂时无法长期占领,因此在胜利后撤退。

[img]663084[/img]

战争过程

周襄王七年(前645年),秦发兵攻晋,在韩原(今山西河津万荣间)击败晋军,俘获惠公,迫使他以王子为质,割河西八城给秦,甚至释其返国,将秦域扩展到黄河西岸。晋惠公死后,晋太子由秦私逃回国继位为怀公。秦穆公接晋公子重耳来秦,准备帮助他与怀公争位控制晋国。重耳投其所好,表示支持穆公东进入中原称霸,如能帮他回国为君,当使晋以秦封国之位追随秦后。穆公遂以革车500乘,类骑2000,步卒5万(韩非子·十过)护送重耳回国为君,即晋文公。文公流亡多年来,经过广泛的知识和卓越的智慧,争霸的雄心比穆公强。他拒绝真正奉秦为霸主,但他尽最大努力维持晋秦联盟,采取措施使秦不仅不成为晋争霸中原的阻力,而且成为帮助。当周王出现权力危机向秦晋求助时,晋文公坚决拒绝秦军参与秦王,高举王旗,独自出兵平定王子带之乱。为此,南阳(今河南沁阳以南、温县、孟县地区)获得了南进中原的另一个战略要地,并在中原诸侯中提升了威望。为了巩固秦晋联盟,晋出兵支持秦攻打楚附庸,使穆公认为晋支持秦争霸,而真正的意图是诱导秦南攻打楚,以帮助晋在中原与楚争霸。

城濮之战后,穆公觉得晋秦联合结果只有利于晋,于是在22年(前630年)与晋联合攻郑时背晋而与郑盟。从战略大局出发,文公立即撤军,继续与秦结好,以免在晋楚争霸战争中陷入两面受敌的不利境地。郑是中原地理位置适中、农业和商业经济发达的国家,是大国竞争的焦点。无论晋、楚还是秦,要想称霸中原,首先要控制郑国。穆公背晋盟郑时,已预先安排,以协助郑国加强防务为名,在郑都新郑留下部分兵力。

[img]663085[/img]

晋文公、郑文公二十四年相继去世。秦乘两国新丧之机,次年派大军潜越晋桃林,函,远程奔赴郑都。因途遇郑商人弦高奖师,以为郑已有防备,于是灭晋边邑小国滑(今河南偃师南)撤军。双方的战争在双方认为秦系晋争霸中原的潜在敌人时是不可避免的。为了挫败秦东进入中原的战略企图,消除隐患,晋军与姜蓉在萧山(今河南陕县东)设伏,全歼秦军(见萧之战)。晋秦联盟破裂。

萧战后,秦立即释放了他在攻战中俘虏的楚将斗克,并与楚结好,共同抗晋。秦晋双方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战争。秦派军二十七年开始攻晋。晋襄公亲率领主力迎战,在彭衙(今陕西白水北)附近击败秦军(见彭衙之战)后,率宋、陈、郑联军反击,攻占彭衙、王(今陕西澄城)。28年,秦穆公集中兵力亲自统帅攻晋,渡过黄河,攻占王官(今山西闻喜南)(见王官之战)和鄙(今山西临沂西南)。为了避免决战,晋军坚守城市,拒绝出战。秦军随后从茅津渡河,进入萧山,积土立封(标志),三天发丧哭(史记秦本纪)。

虽然秦军在这场战役中获胜并深入晋腹地,但他并没有与晋主力作战。秦孤军深入,难以长期立足,不得不经桃林回国。有鉴于此,秦穆公暂时将主要战略方向转移到西方,以进一步扩大领土,丰富军队实力,摧毁绵绵(今甘肃天水)、狗原(今甘肃陇西东)等西戎国家。辟地千里(新序.善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史记.李斯列传)。此后,秦又将进攻矛头转回东方,继续与晋作战。但规模不大,互有胜负。

周顷王四年(前615年),秦康公集中力量攻击晋军。他不断占领羁马(今山西永济南)和瑕疵(今河南灵宝西),试图夺取桃林和山脉,控制东部进入中原的战略走廊,但都被晋军击退,没有达到目的(见河曲战争)。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控制和防御能力,晋战后立即增加了驻瑕兵力,并在桃林建筑城塞。由于金更牢固地控制了桃林、萧山等战略要地,以及号召诸侯的威望和实力,秦军一直被关中封锁,未能将军队延伸到中原。

周定王十三年(前594年),秦乘晋与赤狄、鹿作战,曾发兵攻打河东之箕、高(均在今山西蒲县附近),但在晋军反击下败于辅氏(今陕西大荔东)(见辅氏之战)。周简王八年(公元前578年),秦再次努力,准备与狄、楚共同攻晋。晋得知后,先发制人李公亲率领主力与齐、鲁、宋、卫、郑、曹、诸、滕联军攻秦,深入关中,在麻隧(今陕西泾阳北)击败秦军后撤退(见麻隧之战)。

周灵王十年(公元前562年),秦乘晋主力在郑,后方空虚。他以援郑的名义发兵进河曲,在橡树(今山西永济西南黄河东岸)击败晋军。

13年(前559年),于灵王率领鲁、齐、宋、卫、曹、君、诸、滕、薛、祁、小诸、郑等国联军攻秦,渡过泾水,大败秦军,推进至叶林(今陕西咸阳北),后因内部矛盾撤军。

从那以后,双方再也没有战斗过。麻隧战后,秦国数世不振,不再对晋国西部构成威胁。晋国在麻隧战胜利后完成了战斗秦、狄、齐在三强服晋的部署中,中原诸国实际上属于晋。公元前575年,晋丽公在炎陵战役中战胜楚国,实现了晋景公重建霸权的愿望。

战争评价

晋秦都知道地理形势在战争中的作用,并试图控制桃林和萧山。由此可见,先占战略要地的人可以在战略形势上占优势,为后来的孙子兵法服务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为之奋斗战略理论为实践提供了依据。


什么时候发生了晋秦争霸战?简要介绍过程及结果?晋秦争霸战争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介绍其过程和结果

,,,,,,

  • 春秋战国的主要诸侯国有哪些?
  • 主要诸侯国资料表国名起讫年代亡于何国姓氏秦国前10世纪-前206年汉朝嬴姓秦氏楚国前1042年—前223年秦国芈姓熊氏田齐前386年—...

  • 西施是间谍吗?吴国的灭亡真的和美女西施有关
  • 西施只因吴国终被越国所灭,而且西施是被越国派往吴国的,她肩负着让吴王夫差荒淫腐败沉湎色欲与刺探吴国政治军事机密的光荣...

  • 孙武的传奇人生:孙武亲指挥过几次战争?
  • 孙武已经在军事生涯中工作了30年。司马迁评论孙武说:“西破强楚,入营,北威齐,晋,著名诸侯,孙子和力量。”毫无疑问,人们...

  • 孙斌与庞涓谁更厉害?孙斌与庞涓有何历史故事
  • 一代奇人鬼谷子门下有两位得意门生,此二人便是魏人庞涓与齐人孙膑。孙膑、庞涓都是战国时期的风云人物,春秋战国的舞台,有...

  • 春秋五霸都有谁?为何会形成春秋五霸的局面
  • 春秋战国时期,我们都知道群国纷争,最后秦国统一。周天子势力逐渐的衰弱,让各地的诸侯实力大增,那么当然每一个人都想当老...

  • 李牧,战国时期第一个抗击匈奴人的人:匈奴人十多年来一直不敢犯罪
  • 很多人都知道战国时期的四大名将是秦国的白起、王健和赵国的廉颇和李牧。这四个人的军事水平和成就各有优势。但说到北击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