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一个残酷的词,有多少人在战争中丧生,有多少家庭战争分居。虽然很多人没有经历过战争,但影视剧中枪林弹雨、烽火狼烟的场景让人不寒而栗,也让人看到了战争的残酷。
说到战争,我们不得不提到两次世界大战。对中国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痛苦是无法抹去的,很少有人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即便如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参战国,站队协约国,北洋政府成为未来的战胜国。
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中国正处于北洋政府时期。国内军阀没有直接派兵参战,而是派了几十万劳工。当他们到达欧洲战场时,他们只做了一些艰苦的后勤工作,如采矿、煤矿等。这些劳动者的辛勤劳动换来了中国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国家的地位。
[img]662872[/img]
虽然北洋政府没有派兵一卒,但有一个中国人,作为一名普通士兵,毫不犹豫地踏上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也是唯一一个杀死法国的中国烈士。这个士兵叫马玉宝。
[img]662873[/img]
马玉宝来自云南,出生于清末。与普通工人不同,他没有接受过教育。马玉宝从小就受过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被云南高等学校录取,后来进入了讲堂。他从小就决心为国家服务,甚至把岳飞的“还我的山”作为座右铭。
因此,他积极选择参军。当孙中山发动第二次革命时,他做出了积极的回应。尽管失败了,他还是回到了云南。但马玉宝从未忘记自己的抱负。在此之前,他与法国驻云南的领事关系很好。在领事的帮助下,他来到了法国。北洋政府参战后,他迅速办理了参战手续,成为一名普通士兵。
[img]662874[/img]
在战场上,马玉宝非常勇敢,遭受了无数的身体伤害。有人建议他不要这么努力工作,这意味着很好。但马玉宝绝对拒绝了,他说他为国家而战,他代表了中国的形象。他选择在受伤前去下一个战场。
[img]662875[/img]
但战争是残酷的,上帝没有照顾他。1918年9月2日,当马玉宝在索姆河东部的哈姆省东南部的哈姆前线追击敌人时,他不幸中弹,英勇牺牲。他只有24岁。距离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只有两个月了。
马玉宝的牺牲也让协同国的官兵感到遗憾,并钦佩他的英雄事迹。根据士兵的礼仪,法国在埃纳省法国陆军公墓中埋葬了马玉宝的尸体。墓碑上刻有“1918年9月2日在法国死亡的外国志愿军烈士马玉宝”。
马玉宝英勇牺牲的消息传回中国,无数中国人感到困难。他的家乡云南省还为马玉宝举行了盛大的公共祭祀会议,以纪念烈士。孙中山亲自为他辞去了“黄舟荣耀”,前总统李元红也亲自写了“邦家之光”。不仅如此,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马玉宝的光荣事迹,北洋政府用各种文字写了《马玉宝纪念册》,让烈士永远出名。
战死时年仅24岁,中国唯一埋葬在法国的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