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历史上有无数的后妃,有的只留下某某的记录,有的甚至没有记录。然而,有一个妃子不仅有记录,而且她的特殊加封妃子也被历史铭记。这个妃子是乾隆皇帝的英贵妃巴林。
英贵妃巴林氏出身蒙古红旗,父亲都是轻车都尉纳亲。当时,当我看到纳家族的名字时,我以为是乾隆王朝的一位重要大臣纽猷禄·讷亲。这个人是太师遏必隆的孙子,也是康熙皇帝孝昭仁皇后的侄子。如果巴林的父亲真的是这个迟钝的亲戚,她出身显赫,进宫后的初封也应该是贵人。看到英贵妃入宫后的初封是英贵人,也符合这个标准。然而,有一个英贵妃出生在蒙古镶红旗,而高权重的牛虎禄·迟氏出生在满洲镶黄旗。显然,她不是一个家庭,更不用说一个家庭了。
我不知道乾隆皇帝后宫的妃子太多了,还是英贵妃巴林入宫后不受宠爱。乾隆十六年,她被贵人封为英妃,直到乾隆二十四年,也就是说,她在妃子上等了八年才被封为英妃。可以看出,她不是一个受宠爱的妃子。
[img]661500[/img]
说她不受宠爱,除了从妃子到妃子等了八年,还和她一生没有孩子有关。但幸运的是,她抚养了皇帝的十七个儿子永林。
英贵妃巴林,从刚入宫的英贵人到乾隆十六年的英妃,再到乾隆二十四年的英妃,再到英贵妃,都是多年的事了。当时不是乾隆朝。乾隆禅位于嘉庆皇帝。乾隆皇帝原本是太上皇帝,不再询问朝政。然而,健康的乾隆皇帝仍然控制着朝政。在嘉庆三年后,太上皇帝乾隆的法令:颖妃在位年久,年屈七旬,加恩封是贵妃。
正是乾隆皇帝的话。近70岁的英妃巴林被授予贵妃称号。嘉庆皇帝称她为英贵太妃,并让她和婉贵太妃住在寿康宫。这对老巴林来说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当她老了,她也被授予贵妃和贵妃。然而,在她70岁生日那天发生了一件事,这让原本快乐的英贵太妃突然感到沮丧。
英贵太妃的70岁生日虽然不是大寿,但也算是当时的高寿。作为养子,永林不仅为英贵太妃过了生日,还给她送了生日礼物,这让一辈子没有孩子的巴林特别开心。然而,嘉庆皇帝对此并不高兴。他认为他的哥哥永林没有得到他的许可,也没有和他讨论,所以他主张为英贵太妃过生日,这真的不合适。让原本快乐的英贵太妃巴林氏也很郁闷,70岁生日自然也变得无聊。
我不知道是这件事刺激了英贵太妃巴林,还是太沮丧或害怕,简而言之,70岁生日不久,英贵太妃死于寿康宫。
70岁对英贵妃来说原本是一件喜事,70岁也被封为贵妃,但这70岁的生日也要了她的命,让她在抑郁和恐惧中死去。
说到这件事,我想起了嘉庆皇帝的养母庆祝贵妃陆氏。她原本只是贵妃,抚养过嘉庆皇帝,死后被封为贵妃。这位英贵妃巴林氏原本不是被抚养子的光,而是因为抚养子的生日被嘉庆皇帝斥责而死。
英贵妃:大清史上70岁被封为贵妃的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