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十九日,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进入北京。崇祯皇帝在前殿敲响了上朝的钟声,但没有人来上朝。崇祯心里五味杂陈,骂奸臣误国,以至于大明的江山一旦毁于一旦,他立即在景山歪脖子树上上上吊自杀,只有太监王承恩陪同。
很多人对大明皇帝如此落幕感到非常难过。崇祯为什么不南迁?
[img]661579[/img]
一、崇祯皇帝自身性格缺陷,言官强烈反对
后人对崇祯皇帝有一个共同的看法,那就是崇祯皇帝天性多疑,主要表现在文武官员的任命上。在位17年后,他改变了17个刑事部门的尚书和50个内阁大学士,这使得许多有抱负的人既拒绝也不敢自愿工作。从长远来看,有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那就是没有人主动承担责任,害怕自己承担责任,皇帝和大臣也是如此。
自从明朝成祖朱迪迁都北京以来,即使在土木堡时期,明朝皇帝也没有迁都。崇祯皇帝对迁都鼓鼓的,不愿意自己提出。这时,徐爷巩永固建议崇祯皇帝迁都南京,南方人还是很有爱心的,他也可以组织成千上万的护送人员,但崇祯想了想,还是忘了。后来,大臣李明瑞私下说服崇祯放弃北京,但崇祯仍然犹豫不决,所以他把这个问题留给了大臣们。他似乎希望大臣们主动迁都,这样他们就不会承担失去北京的责任。
但是陈演、光时亨等人都是老滑头。他们怎么能承担这个责任?马上说李明瑞的心可以被惩罚。“不杀李明瑞,不足以稳定人心。不杀李明瑞,怎么治天下?”无奈之下,崇祯皇帝不得不再次放弃南迁的想法。
[img]661580[/img]
二、京城告急,南迁已希望
崇祯十七年3月17日,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包围了北京。崇祯皇帝终于下定决心迁都。他找到了龚永固,表达了他想迁都的想法。然而,龚永固无奈地说:“现在没有办法了。我没有人。”崇祯皇帝不得不撤退@ “那你带家丁去南方护送王子?”
徐爷巩永固叹了口气:“家丁怎么能抵抗强盗呢?更重要的是,我一直坚持我的职责,从不养家糊口。更不用说家丁了,我整天都和你在一起。为了避免怀疑,我甚至没有一半的武器。”
这时,崇祯想迁都也没办法,北京城被围困,手里没有兵。
如果崇祯皇帝南迁成功,南方会支持他吗?
南迁成功,能不能再次中兴明朝?这个真的不好说,但有一点是可以清楚的,南方会有崇祯皇帝,明朝会活得更久。
南明朝廷内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谁应该被视为正统?
从血统上讲,明光宗朱常洛有天启皇帝朱由校和崇祯皇帝朱由校的第二个儿子。天启皇帝朱由校没有儿子,崇祯皇帝朱由检也殉国。王子朱慈朗下落不明。其他王子要么失踪,要么被俘,要么早逝。他们应该从明神宗的儿子和明光宗的弟弟中选择。福王朱常勋是第三个儿子,以常勋为首。朱由松是朱常勋的长子。在南京附近的淮安,朱由松是第一位继承人。
然而,毕竟,血缘关系有点遥远。东林党人强烈反对,主张立明神宗的侄子鹿王朱昌齐。史可法还说,朱由松“在诸侯不忠不孝,害怕主宰世界”。
于是,我开始在窝里打架。虽然福王朱由松在三镇总兵的支持下获胜,但由于缺乏令人信服的继承人,内斗一直伴随着整个南明时期,直到他灭亡。
@ 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崇祯皇帝南迁成功,南方肯定会拥有他,但历史上没有那么多假设。
崇祯皇帝为什么不南迁?有几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