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很多人对朱元璋有很多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朱元璋作为明朝开国皇帝的优秀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朱元璋自己的节俭已经到了无与伦比的成都。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勤奋的皇帝之一。他从不害怕增加工作量。从登基到死亡,他几乎没有休息一天。朱元璋年轻时很穷。他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进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
31年不停工作 8天办事3391件
在遗诏中,他说:“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据史书记载,从洪武十八年(1385)9月14日至21日,朱元璋审批阅读了1660件内外各司奏札,处理了3391件国事计,平均每天阅读200多件,处理了400多件国事。
生活节俭 登峰造极
朱元璋的节俭也是历代皇帝的巅峰。称帝后,在应天修建宫殿,只求坚固耐用,不求奇巧华丽。它还让人们在墙上画许多历史故事来提醒自己。
朱元璋每天早餐,“只用蔬菜,加豆腐”。
他用的床,上面没有金龙,“和中人之家卧榻没什么区别”。
当他命令工人为他制造汽车和轿子时,他应该用铜代替所有应该用金子的地方。主管官员报告说,他不能用很多黄金,但朱元璋说,他并不吝啬这些黄金,而是提倡节俭,他应该是一个榜样。
朱元璋还命人在宫中开荒种菜。
[img]661838[/img]
洪武三年(1370)正月的一天,朱元璋拿出一张被单给大臣们传示。大家一看,都是用小丝绸缝成的百纳单。朱元璋说:“这件衣服遗留下来的,就是被逮捕,还是被遗弃了。”
朱元璋的日常生活是什么?宫里种菜,早餐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