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明太祖朱元璋月饼起义夺天下的故事是什么?

又到了每逢节日胖三斤的中秋节,中秋节是我国除春节以外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有很多习俗,其中吃月饼是中秋节最广泛的习俗。在中国,关于吃月饼的神话和历史故事包括嫦娥奔月、杨贵妃以月饼命名、朱元璋月饼起义夺取世界。据估计,大多数人都熟悉前两个故事。也许明太祖朱元璋月饼起义夺取世界的故事就不太清楚了,让你回顾一下明太祖是如何用月饼起义夺取世界的。

[img]661681[/img]

自古以来,人们就把月饼作为吉祥和团圆的象征。每逢中秋节,明月当空,全家团聚,品饼赏月,聊天,享受家庭幸福。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节祭拜月神的供品。月饼在中国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地区就有一种“太师饼”,纪念太师闻仲,这是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辅料,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饼,称为“胡饼”。

在唐代,人们已经从事了蛋糕店的生产,蛋糕店也开始出现在首都长安。在高祖时期,将军李静征服匈奴人获胜,并于8月15日回归。当时,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上了蛋糕。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蛋糕盒,拿出圆蛋糕,微笑着指着空中的明月说:“应该邀请蛤蟆吃胡饼。”然后把蛋糕分给大臣们一起吃。此时,“胡饼”和现在的月饼没什么不同。

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的时候,唐太宗觉得“胡饼”的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明月,心潮澎湃,随便出了“月饼”。从此,“月饼”的名字逐渐在民间流传。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俗称“小饼”、“月团”。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宋代作家周密,在《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的名字,描述了南宋都城临安的所见所闻。

只有到了明朝,中秋节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据悉,吃月饼在民间广为流传,也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

元朝末年,中原广大人民无法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各种反抗活动层出不穷。朱元璋借此机会,联合各种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是朝廷官兵搜查非常严格,传递信息非常困难。军师刘伯温想出了一个计划,到处散布谣言,说冬瘟很流行,除非每个家庭都在中秋节买月饼吃,否则可以避免。命令下属将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在蛋糕里。人们买了月饼回家,发现里面藏着纸条,上面写着:“中秋之夜,杀鞑靼人,迎义军!然后派人分别传送到各地起义军,通知他们在8月15日晚同时起义响应。起义那天,各行各业的义军真的一起响应,起义军如火燎原。很快,徐达攻下元大都,起义大获成功。明太祖朱元璋月饼起义流传至今。

消息传来后,朱元璋高兴得赶紧传下了口甲。在即将到来的中秋节,他将“月饼”作为节日蛋糕奖励大臣们秘密传递信息。后来,朱元璋终于推翻了元朝,成为明朝的第一位皇帝。当然,他更注重吃“月饼”的习俗。每年中秋节,他都会分发月饼,让所有的士兵和人民快乐。此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在民间流传。

后来,一些地方形成了许多特殊的中秋习俗。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还有香港舞火龙、安徽堆宝塔、广州树中秋、晋江烧塔、苏州石湖看月、傣族拜月、苗族跳月、侗族偷月菜、高山族托球舞等。无论如何变化,庆祝节日的形式和活动的方式都得到了丰富和深化,但吃月饼的习俗并没有改变。我们不知道这个秘密是否包含了推翻元朝统治和打败外国人的节日和祝贺,但根据传说,它显然与朱元璋的“月饼起义”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明太祖朱元璋月饼起义夺天下的故事是什么?明太祖朱元璋月饼起义夺天下的故事是什么?

,,,,,

  • 从暴发户到阶下囚的明朝将军石亨:石亨是怎么死的?
  • 渭南人石亨(-1460年)。明朝将领,官至太子太师,封忠国公。 早年抗击瓦拉,颇有战功。后来景泰八年(1457年)发动夺门之变,拥...

  • 从叛军到明朝最后的忠臣:可歌可泣的一生
  • 崇祯皇帝的自杀标志着以崇祯为首的明朝统治的结束,但大明还没有完全死亡。当时,江南地区仍在朝廷委派的官员手中。他们仍...

  • 李康妃殴打妃子,虐待王子做坏事,但她活了80多岁
  • 明光宗朱常洛宠妃李康妃,明溪宗朱由校养母。她生了很多次孩子,最后只有一个女儿(乐安公主)活了下来,其他孩子都死了。 李从...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明英宗朱祁镇的老婆为何瞎了眼睛废了一双腿?
  • 如果说明英宗在政治上面是个无能的昏君的话,那么在生活中的话,明英宗一定是个好男人的典范。钱皇后算起来也是明英宗的原配...

  • 什么是春凳?主要做什么?
  • 一代伟人曾经说过:“如果你不读《红楼梦》,你就不会了解封建社会。《红楼梦》不仅应该被视为小说,也应该被视为历史。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