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揭秘:【魏忠贤不死,大明不灭】是什么意思?

明太祖曾有祖训:宦官不得干政。自杀胡唯庸、废除宰相制以来,皇帝的工作量越来越大。虽然权力越大,责任越大,但皇帝也必须治理国家。但皇权最吸引人的不仅是至高无上的权力,还有最令人羡慕的乐趣,皇帝可以享受所有最好的资源。这样,治国和玩耍就会相互冲突,于是朱棣接手后首创内阁,帮助自己分担工作量。经过几代帝王的发展,内阁形成了完善的制度。著名的“三杨内阁”出现在明宣宗和明英宗。

[img]661811[/img]

只要皇帝懒惰,内阁的权力就会扩大。皇帝必须用另一种力量来制衡内阁,以防止权倾朝野的权相再次出现。但朝廷上的大臣难免会拉帮结派,皇帝想到了太监。就这样,太监进入了大明帝国的权力中心。内阁对奏章的处理称为“票拟”,而司礼监则负责“批红”。这样,皇帝就不需要直接参与政府事务的处理,他只需要保持内阁和礼品监督的平衡,使帝国正常运行。

魏忠贤以太监的身份进入了权力的核心。天启皇帝沉迷于木工工作,魏忠贤成为皇权的代理人。魏忠贤被称为“九千岁”,因为他掌握了实际的皇权。毕竟皇帝才“万岁”。事实证明,在天启皇帝沉迷于手工和魏忠贤处理政务的模式下,大明帝国虽然内忧外患,但并没有摇摇欲坠。明朝对商人的税收很低,朱元璋不重视商人。整个帝国的财政收入大部分来自农民!

国家要找农民征税,要搞建设,要找农民征税。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每当农民不能开锅时,起义就会爆发。李自成率领的闯军是一群只想吃饱的农民,推翻压迫他们的朝廷,让新朝廷给自己美好的生活是他们的人生理想。在这种情况下,文官集团主张继续向农民征税,太祖有“祖训”。不要以为这只是一群腐儒,他们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明朝官员工资低,都是自己“赚外快”。

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是以低税率为基础的,地方官员看到利益往往与商人勾结。提供便利,孝顺利益,然后在法庭上孝敬自己的大腿。这样,一个遍布帝国的利益网就形成了。文官集团盲目敌视魏忠贤,除了他的宦官身份被儒家鄙视外,更现实的原因是魏忠贤减税,增加农民商业税。对国家来说,这确实是保证财政收入和缓解内部局势的好方法。

但是这些商人是文官,利润少了,文官集团的“外快”也会减少。利益冲突,文官集团希望魏忠贤好死。在明末的党争中,阉党的专权算不上什么好人,但东林党也绝非善类。在朝内党争、国内农名起义、国外女真崛起的各种压力下,魏忠贤依然让帝国正常运行,不说有功劳,至少有辛苦吧?后人骂魏忠贤的不是他的专权,而是他的宦官。宦官自古以来就不受欢迎,但他们也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

假设魏忠贤不是一个不完整的人,是一个类似霍光的权臣,会有这么多人骂吗?再者,青史都是文官写的,谁愿意为太监摸黑文官?天启皇帝不工作,谁来管理这个帝国?东林党?让他们继续压迫农民,更早的亡国天启皇帝把魏忠贤的能力放在心里。虽然他是太监,但他并不太在意。临终前警告弟弟崇祯皇帝:魏忠贤不能杀!但在东林党的忽悠下,年轻的崇祯皇帝杀害了魏忠贤。

魏忠贤自己也有原因。当新皇帝登基时,他仍然拥有权力。谁是皇帝?魏忠贤一死,东林党再也没有人压得住。原来袁崇焕确实有过错,但仍是大明帝国的中流砥柱。袁崇焕没有死在女真的铁蹄下,而是死在崇祯的千刀万割下。袁崇焕一死,女真少了一个强敌。所以里面的李自成压不住,外面的女真压不住。从这个角度来看,崇祯还不如魏忠贤。

从纲常伦理的角度来看,魏忠贤的结党专权确实应该被杀。但是就实际需要而言,魏忠贤又不能杀人,他确实有这方面的能力,至少比崇祯更有经验。明末不仅是内忧外患,也是小冰河期。这种因素加在一起,明朝的危机在历代都没有发生过。如果说“魏忠贤不死,大明不灭”,确实夸大了魏忠贤。但如果换成“东林党不死,大明必死”是对的。李自成进了北京,他们立刻山呼万岁;清朝进入北京时,他们剃成辫子,自称奴隶。谁是皇帝并不重要,他们可以享受财富。


揭秘:【魏忠贤不死,大明不灭】是什么意思?揭秘:【魏忠贤不死,大明不灭】是什么意思?

,,,,,

  • 李康妃殴打妃子,虐待王子做坏事,但她活了80多岁
  • 明光宗朱常洛宠妃李康妃,明溪宗朱由校养母。她生了很多次孩子,最后只有一个女儿(乐安公主)活了下来,其他孩子都死了。 李从...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明英宗朱祁镇的老婆为何瞎了眼睛废了一双腿?
  • 如果说明英宗在政治上面是个无能的昏君的话,那么在生活中的话,明英宗一定是个好男人的典范。钱皇后算起来也是明英宗的原配...

  • 什么是春凳?主要做什么?
  • 一代伟人曾经说过:“如果你不读《红楼梦》,你就不会了解封建社会。《红楼梦》不仅应该被视为小说,也应该被视为历史。他写...

  • 陈子龙为何被称为明末文坛殿军?他思想有何特点
  • 有关明末著名文学家、大诗人陈子龙的简介,常见于《明史列传》等历史典籍中。据陈子龙简介描述,生于公元1608年的陈子龙是南...

  •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之后又是怎么消灭张士诚的
  • 张士诚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佑,1356年,建都平江,消灭陈友谅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