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制作的香港喜剧电影《鹿鼎记》由王静执导,由周星驰、吴孟达、温兆伦、林青霞、李嘉欣、邱淑珍、陈德容联合主演。这部电影在票房和声誉方面都取得了丰收,成为周星驰电影史上的里程碑,也被观众称为最接近原始的经典版本。
在《鹿鼎记》的开头,周星驰饰演的韦小宝戴着奇怪的虎头帽,在丽春院讲书。他说书的内容是天地会总舵手陈金南的事迹。他还坚定地宣称:“虽然我只见过他一半,但我一见钟情。我割鸡头,烧黄纸,和他结拜为兄弟!”
如果韦小宝真的住在清朝,那么凭这段话,他就死了。
@ 自成立以来,天地会一直是清廷严厉查禁的对象。起初,天地会只是一个互助、自卫、抗暴的民间组织。随着人数的增加和力量的增强,他们开始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反对清朝的统治。光天化日之下,韦小宝宣传了天地会总舵手陈近南的事迹。如果他被告上政府,那一定是死罪。
1660年,顺治皇帝在文人张晋彦的文章中发现了一句“明才”。他认为这句话很难解释,所以他根本没有解释。他直接杀了张晋彦。韦小宝的脖子有张晋彦吗?
[img]661504[/img]
@ 韦小宝还主动承认与陈近南“斩鸡头,烧黄纸”,结拜为兄弟,这又是死罪。
此话怎讲?
这是清朝入关后,明确禁止民间异姓结拜。1646年发布的《清朝法律》明确规定:“凡异姓结拜兄弟,鞭百。”当时结拜兄弟只被鞭打了100,但到了1661年,法律规定变得更加严格:“那些发誓烧手表结拜兄弟的人,立即正法。”这时,结拜兄弟就要掉头了。
康熙皇帝即位后,继续对结拜兄弟保持高压。
[img]661505[/img]
1664年3月12日,康熙皇帝颁发了一份神秘的文件:“联盟誓言,焚烧手表崇拜者,这是可恨的!这样的人,立即正法。”这仍然是杀头的死罪。
1668年,结拜兄弟的高压形势出现了放松的迹象:“结拜兄弟应该是正法人”,改为“秋后处决”。“那些停止结拜兄弟,没有血烧表的人,还是像往常一样鞭100。”
以前是“立即正法”,现在改为“秋后处决”,判缓刑,有望得到皇帝的开恩,逃脱一死。
1669年,刑事部将结拜兄弟列为“杂犯”类别:“那些发誓和焚烧手表的人是可恨的!这样的人立即正法。查看这笔钱是因为血誓言和焚烧手表来崇拜兄弟,所以它是相应的。它仍然遵循这个例子。它的决定改为等待和秋后的决定。如果没有血烧手表的誓言,那些停止结拜兄弟的人将根据原定鞭打100人。”
但到了1671年,结拜兄弟从“杂犯”罪变成了“谋叛”罪,惩罚措施也更加严格。
据《清朝会典》记载:“(康熙)十年题准,血结拜兄弟。无论人多少,都要遵守叛逆的规律:为第一方拟绞尽监候,秋后处决,为从者杖100英里,流3000英里;结拜兄弟,无血烧表等人,为第一杖100,徒三年,为从者杖100。(康熙)12年题准,凡异姓人结拜兄弟,未烧过表的,为第一杖100,为从棍80。”
在这里,清朝划分了崇拜兄弟的行为。有“血烧表”的,不管人数多少,都以“谋反”罪处理。没有“血烧表”的,从宽发落。韦小宝和陈近南“砍鸡头烧黄纸”,这是典型的“血烧表”,“谋反”罪是逃不掉的。
为什么鹿鼎记中的韦小宝不住在清朝? 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