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电视剧的人一定知道三个官职:“县长”、“县长”、“知县”。许多历史剧来回切换这三个官职。在我们看来,似乎没有太大区别。他们不都是一个县的最高长官吗?其实这也不错。但是,我们总是要弄清楚什么时候叫县长,什么时候叫县长。
[img]662526[/img]
春秋战国时期,“县”作为一种行政区划已经存在。秦朝统一世界时,“县制”在全国范围内普及。秦汉时期只有“县长”和“县长”。当时,县长和县长之间的区别也很简单。如果该县人口达到数万人,该县最高长官称为“县长”。
[img]662527[/img]
如果不到一万人,那么这个县的最高长官就叫“县长”。可见秦汉时期“县长”比“县长”强。当然,“县长”的工资也比“县长”高很多。这在历史书上有明确的记载县长,长,都秦官,掌管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
魏晋南北朝时期,“县令”与“县长”并存的现象开始消失。它开始被统称为“县令”,唐朝由中央政府派往地方政府的“县令”被称为“知县”。可以看出,“知县”的水平高于“县令”。毕竟,“知县”来自首都。
元代没有“知县”和“县令”。元代叫“达鲁花赤”,“达鲁花赤”下有县尹和县城。明清时期,无论是北京派官员还是地方官员。都叫“知县”。一般来说,官职大小要由“知县”、“县令”、“县长”排列。
县令和县长之间的差异是一个字 相比之下,谁的权力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