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历史,历代北伐战争在中国历史教科书上出现了不止一两次,但最成功的是明太祖的北伐。元末,明太祖统一南方。朱元璋杀死私盐贩子张士成后,任命徐达,常见春指挥官20万军队誓言北伐,取得巨大成功。
北伐有多难?让我们盘点一下。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六次出祁山和姜伟的十一次北伐徒劳毁国,东晋和南宋的北伐徒劳毁国。北宋太宗的北伐燕云成了宋朝的白日梦,南宋的北伐声音很高,效果很小。
[img]661685[/img]
后世的北伐更是惨不忍睹。在南明的北伐中,郑成功的海盗打法相当于英法联军的真传,但他的军队太糟糕了。李定国的北伐只是在西南省份辗转反侧,而太平天国的北伐则很体面。
不幸的是,最后也是流寇作战,孤军深入,将死军。国民政府的北伐更多的是三民主义和老毛子的银元,草草打了几仗。张作霖的北洋政府基本上举旗投降。从这个角度来看,历史上的“北伐”这真是一项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但任何有一些历史常识的政治家都不愿意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历史上有那么多偏安一角的南方小朝廷。难怪毛主席在三场战役后坚决要求国民党投降。这是他几千年的信心告诉他,如果他失去了北方的老江,他就不会在第二次北伐中取得成功。
为什么明朝北伐如此成功?明朝北伐的成功自然离不开明军的实力、元军的内混、人民的支持、正确的战略等。然而,这些因素在历史上或多或少存在于北伐。我相信所有的成功都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偶然的。那么,北伐的偶然因素是什么呢?说出来不要相信,其实是月饼。明朝北伐中原,正值中秋节。刘伯温建议朱元璋把联系当地义军的信号藏在月饼里,联系当地义军配合明军作战。结果超出了朱元璋的想象。徐达攻击山西,王保保率领数万精兵准备决战。明军反对王保保部的“豁鼻马”(估计是绰号)。王保保惊慌失措地跳上一匹马跑了,脚上只穿了一只靴子,只带走了十八骑。王保保一军30多万全部完蛋。然后拿关中元将最硬的李思齐开刀,因为事先做了很多“思想工作”,结果战斗还没开始,头就投降了。十年后,王保保在儿海钓鱼(有说是贝加尔湖,有说是离热河不远的达尔泊)闲逛,被明朝将军蓝玉侦知消息提前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送月饼=成功?既然北伐这么难送月饼,还能做什么?
明朝历史上最成功的北伐是月饼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