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让”这个词从尧舜时期就被使用了,最终演变成了“内禅”和“外禅”。比如北周皇帝把禅让给杨坚,属于外禅,内禅比较多。只要皇帝把位置让给他的儿子或家庭成员,就叫内禅。清代唯一的禅让发生在乾隆晚年,嘉庆即位后,对太上皇乾隆的表现毕恭毕敬,四年内,嘉庆的隐忍,令人钦佩。即使他最喜欢的皇后去世了,他在礼仪上也受到了“委屈”,怕太上皇觉得不吉利。
[img]661386[/img]
乾隆继位之初,曾公开表示,他最崇拜的皇帝是他的祖父康熙,康熙在位61年,他无法超越祖父。也许乾隆本人没想到他能活到80多岁。看到乾隆六十年了,尽管官员们尽力劝阻乾隆,乾隆还是提前把王位传给了他的儿子青岩,以履行他的承诺。他是嘉庆皇帝。虽然王位被放弃了,但乾隆并没有放弃皇权。他决定做所有重大事件,他仍然住在紫禁城。为了表达他的“仁慈和孝顺”,皇帝的儿子仍然住在太子府(玉清宫)。嘉庆皇帝每天早晚都来请乾隆,非常勤奋。
乾隆有太上帝。不仅嘉庆皇帝紧张,嘉庆后妃也紧张。他们不敢穿太贵的衣服,也不敢吃太奢侈的食物。他们担心太上帝会发脾气,这会给嘉庆带来麻烦。嘉庆的女王,名叫喜塔腊氏,14岁时嫁给了玉燕为福晋,后来生下了嘉庆最喜欢的儿子敏宁(道光皇帝)。嘉庆登基后,为了不铺张,连封她母仪的仪式都很简单。虽然她是皇后,但她每天都要进宫请乾隆的几个后妃,像嘉庆一样小心翼翼。
[img]661387[/img]
不幸的是,喜塔腊的女王在做了两年后就去世了。嘉庆对他的妻子有着深厚的感情。当女王去世的消息传到乾隆的耳朵里时,乾隆并没有为他的儿子感到难过,他感到非常不幸。嘉庆别无选择,只能“委屈”皇后,下令皇后葬礼从简。连太子府都不敢挂一朵白花,去哭丧的队伍,都要绕着远方,以免太上皇沾上厄运。果然,嘉庆的隐忍让乾隆很满意,称赞儿子很孝顺。但100天后,乾隆为嘉庆找到了一位新女王。为了表现出他的恭顺,嘉庆不得不牺牲对女王的爱,立即封杀了新女王。你可以想象当时嘉庆的心是多么的无助。
[img]661388[/img]
27个月后,乾隆去世了。嘉庆放下了他一贯温顺的脾气。他不仅带走了小沈阳,还在喜塔腊陵前哭了起来。近三年的憋屈终于释放出来了。有史学家批评嘉庆在皇后葬礼期间不到100天就成立了新皇后。事实上,嘉庆皇帝被深深误解了。大家都知道乾隆一生只爱富察皇后。谁知道嘉庆对皇后的真情?
为什么嘉庆皇后死后不敢大办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