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师、太师、太保合称三孤。太公望在周朝初年成为太师,而著名的周公旦则是周朝的太师,而召公则是太保。此时的太师、太师、太保都可以说是一人以下,一万人以上的实权宰相,可以说是军政一把抓。
[img]660987[/img]
王子是未来的国君,能成为王子的老师,是至高无上的荣耀和地位,却没有真正的权力。后来三公三孤作为一种荣誉,封赏给立功大臣,并没有真正给太子上课。例如,岳飞有很多官职,但最高级别的是王子少保,人们称岳飞为岳少保。明谈迁《国争:卷八十八》:“天启七年八月十四日丁未,叙三殿功,王之采右都御史,袁可立太子太保”。
[img]660988[/img]
太保是正品官阶,也就是古代最高级别的公务员。太子太保从一品官阶,与各部院尚书及负责监督的都察院左右御史一般大。六部尚书相当于现任部委,但最高行政长官,即尚书,高于现任部长。这与六个职能有关。当时,该部门的权力相对较大,类似于今天的大部门制度。例如,家庭部门相当于财政、税务、海关等财政和税务职能部门的合并。尚书往往是一个高度匹配的领导者。
古代太保扮演太子保镖的角色。现在清朝去世了,皇帝成了公民,相当于太子保镖的官职自然不存在。现在说到太保,总能想到民国时期的十三太保和八大金刚,都是一号硬汉。
秘密:古代太子少保,太子太保相当于现在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