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2年(高祖五年)10月下旬,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迎来了战略决战时刻。刘邦、灌婴、英布、彭越率领军队从各个方向接近项羽的10多万楚军(今安徽灵壁东南)。
不久,所有的军队都将聚集在山脊下,包围10万楚军。韩国信用计划让汉军在四面唱楚歌,这让楚军渴望思乡,无意中再次战斗,一夜之间逃走了无数。项羽知道总体趋势已经消失,于是带领800名亲信突破。第二天,刘邦发现项羽逃跑了,并迅速派夏侯英带领军队追赶。
项羽一路逃跑,突破层层包围,来到乌江边“东渡乌江”。然而,由于一念之差,他拒绝了乌江亭长过河的好意,放弃了东山再起的机会。横剑自杀了,一代英雄死了。
[img]660905[/img]
项羽拒绝过河的行为给世人留下了无尽的遗憾。但是,如果项羽过河,真的能卷土重来吗?
如果项羽真的过了乌江,来江东的第一件事就是招兵买马。
但这次招兵买马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刘邦肯定不会给他任何喘息的机会,必然会迅速率领百万大军渡江追击。
项羽之前如此强大的精锐部队被刘邦摧毁了。在刘邦的军队面前,这些匆忙拉拢的新兵无异于螳螂挡住了汽车,无法扭转战争局面。
此外,项羽渡江后,即使江东父老表面上欢迎他,恐怕他也不会发自内心地支持他,为他努力工作。
毕竟,经过多年的战争摧毁,这些灾难性的人已经筋疲力尽了。此时,人们认为人们渴望尽快结束战争,过上稳定的生活。此时,刘邦爱人民的高大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成为人民心中正义的化身。
如果项羽在这个时候再次挑起战争,那无异于逆行。他不可能回到灭秦战争期间登高振臂响应世界的辉煌时代。因此,他甚至可能没有召集新兵的威望。
此外,亭长所说的“今天独臣有船”这句话也很有意义。你有船,但只有一艘。当时项羽身边有26个生死兄弟。像项羽这样的铁血人怎么能抛弃这26个兄弟,独自逃跑呢?
如果当时有更多的船,项羽有可能渡河。当他领导800人突破时,他计划渡河返回江东。但当他看到只有一艘船时,他完全放弃了东渡的想法。
此外,这位神秘的乌江亭长的身份也令人怀疑。事实上,“先知”是一般的,项羽已经在那里等了很长时间了。这件事在历史书上写得很模糊,没有人知道他是谁。
虽然亭长同意带他过河,但谁知道他的心是什么?毕竟,汉王命令任何抓住项羽的人都可以被命名为万户侯。面对如此大的诱惑,我们确定亭长不是无利可图的,也不是早起?如果船被划到江心,谋杀项羽并不容易?与其这么尴尬地死去,不如慷慨地死去,在历史上留下名字。
这种可能性并非完全不可能。早在项羽逃到乌江的路上,他就因为迷路问了一个农民。农民知道他是项羽后,故意说错了,把他骗进了兵马难以前进的沼泽。由此可见,项羽在这个乌江地区已经完全失去了人心,所以有充分的理由怀疑乌江馆长也可能是这样的人。
另一方面,即使这个神秘的乌江亭亭长真的是一个有远见的好人,但他的职位在今天可能相当于一个村长。在这样一个英雄时代,一个小亭长能做什么?
项羽怎么不知道这些不利因素呢?他选择了放弃,毅然熄灭了战争,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世界的和平。
历史的向前发展有其内在的必然规律,绝不是某人的思想差异会改变其方向。即使项羽穿过乌江,恐怕他也无法回到天堂。
如果项羽渡过乌江,能东山再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