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清宫剧中,我们经常看到皇帝或妃子召唤内务府总管,十有八九是太监。有可能吗?顺治帝时期开始了清朝的宦官制度。康熙皇帝在位时,规定内务府负责宫廷事务,并设立敬事房作为太监管理机构。康熙、雍正、乾隆统治时,吸取了前朝的经验教训,对宦官的约束非常严格。宦官严禁干预朝政。太监不可能成为内务府的总管!而内务府总管作为内务府主官,品等为二品(清朝总管太监只是四品官)。内务府是清朝管理皇家事务的总机构。内务府有七个部门,如会计,其职能是管理出纳、财务收支、祭祀礼仪等。
内务府的组织起源于满族社会的包衣(奴隶)制度,其主要人员由满洲八旗中的上三旗(即镶黄、正黄、正白旗)组成。它的最高长官是总管内务府大臣,正二品(原三品,雍正十三年提为正二品),由皇帝从满洲王公、内部大臣、尚书、侍郎中简化,或从满洲侍卫、本府郎中、三院卿中升补。所有皇帝家族的衣、食、住、行等事务均由内务府承担。
[img]660318[/img]
由于内务府管辖范围广,居住在禁地,为了防止微杜渐,清廷规定主管部长没有固定成员,并以主管部长的名义派出国王、贝勒、贝子等,主管部门属于特定部门,具有相互约束和监督的意义。在行使职务时,必须按照既定的章程办理,不得超越非皇帝的法令,以确保宫内秩序的绝对稳定,维护专制皇权的绝对威严。据一些学者统计,内务府及其所属部门有50多个机构,除了工匠军丁和太监外,还有3000多名员工。管辖范围内的派出所,包括宫廷和皇家花园,以及盛京、吉林、蒙古的山林、土地、牧场和附属家庭。江南、浙江的织造和海关监督,有关税口的人员,也归内务府派遣。
[img]660319[/img]
清宫剧内的内务府总管都是太监 不要被电视剧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