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外戚在汉初的专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谈到吕氏的专权之前,笔者想先谈谈吕后(吕雉)。
女人不容易,吕后也是女人。我们只看到了吕后的强大专权,却忽略了吕后也是一个贤惠勤俭的女人。
[img]659612[/img]
不到20岁的吕后嫁给了比她大15岁的刘邦,刘邦已经有了一个儿子刘肥。刘邦当时还是个小亭长。有了孩子后,吕雉不得不早起,在地里工作。她是一个勤俭持家的好妻子。
刘邦奉命护送工人去历山的路上,工人们不断逃跑。刘邦担心到了历山后不能交差。为了避免惩罚,他把所有的工人都放了下来。“公等都走了,我也死了。”
就这样,刘邦感动了十几个人,和刘邦一起去了芒砀山(今河南永城)做寇。
刘邦拍拍屁股就走了,可是家里的吕雉却进了监狱。
刘邦率领数十万军队攻打彭城时,一方面是为了消灭项羽集团;另一方面,他带回了家人。但到达彭城后,刘邦只接受了项羽从咸阳带回来的金银财宝和美女。
直到项羽袭击他,他才匆忙地把儿子和女儿带回来。但刘邦的妻子吕雉和刘邦的父亲被项羽俘虏,成为人质两年。
吕后历经磨难回到刘邦身边时,发现刘邦身边已经有了另一个女人齐夫人,她还为刘邦生了一个儿子刘如意。这时,吕后已经快30岁了,和刘邦结婚已经十年了。
但是吕后和刘邦在一起的时间只有三年。我们无法判断此时吕后的复杂心情。
刘邦即位后,吕后还帮助刘邦剪掉了大封的同姓王。吕后第一次涉足政府时,选择杀死韩信,威慑大臣。吕后的强势一面开始逐渐显现。
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开创了临朝听政的先例
刘邦在位时,对自己的王子刘莹非常不满。
刘颖性格懦弱,没有主见。与刘颖相比,刘邦更喜欢与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相处。
后来,在吕后和朝内大臣的强烈反对下,刘邦别无选择,只能放弃“废长立幼”的想法。刘颖即位,后来是汉惠帝。
然而,汉惠帝的健康状况一直不是很好。此外,他在处理国家大事方面没有独立意见。吕后开始协助儿子处理奏折和印章批准,并逐渐积累了大量经验,为后来的朝廷听政奠定了基础。
有史料说,汉惠帝看到吕后把戚夫人变成人的场景,吓得病不起。作者在这方面缺乏信息,无法论证。
公元前188年,在位仅七年的汉惠帝因病去世,吕后立王子刘恭为帝,临朝称制,创造了历史上第一个临朝听政的案例。
[img]659613[/img]
吕后的功和过,留待后人评价
吕后临朝听政后,首先是清算刘邦的女人。除了薄姬,其他人都被迫害了。刘邦的长子刘肥几乎被杀了。
吕后开始封闭吕氏家族,并将十几人分封为王侯,包括他的三个侄子吕台、吕产和吕禄。同时,他控制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守卫部队。吕后独断专制。有一段时间,吕雉成了汉朝的实际决策者。陈平、周波等开国英雄敢怒不敢言。
吕后虽然专权八年,但还是按照刘邦的安排,先后任命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等。他一直坚持在农业上休养生息,安抚民生,重视文化经济。
吕后在位八年来,虽然朝廷上方形势紧张,但政治、经济、文化都相对稳定,为后来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
吕后死后,吕氏势力受到刘氏皇族集团的重大打击。吕后势力不再难以影响朝廷局势,国家再次回到刘姓手中。然而,吕后创办的朝代听政确实是历史上第一个。包括唐代武则天和清代慈禧在内,吕雉背后没有人能超越。
吕后专权集团在汉代有多强大?她经历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