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 “ 孟母三迁 ” 故事有明确的文献记载。《三字经》说:昔孟母,择邻。孟母三迁出于此。这三次搬迁,不是三次,而是三次 两迁三地
,意思是搬了两次家,住了三个地方。孟母三迁的故事,不仅指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孩子有一个真正好的 教育
环境,煞费苦心,两迁三地的故事,更证明了当代社会的硬道理。
[img]659312[/img]
孟子小时候很调皮,好玩,模仿性很强。父亲早逝,母亲守节,没有再婚。起初,他的家人住在几个墓地附近。孟子和邻居的孩子一起学会了大人跪着哭着玩丧事的游戏。孟子的母亲看到后,觉得这样下去对儿子的成长影响不大,于是孟子的母亲带着孟子搬到市场旁边。
[img]659313[/img]
搬到市场后不久,孟子和邻居的孩子们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表演得很像。孟妈妈认为这个地方的环境不适合儿子的成长,所以孟妈妈带着孟子搬回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一所学校附近。
[img]659314[/img]
此后,孟子向学生们学习礼仪和知识。孟子开始变得有序、有礼貌、喜欢阅读。这一次,孟母非常高兴。她认为这是孩子们成长和学习的好地方,所以她停止了搬家。
在孟母的正确引导下,孟子终成一代大儒,与孔子合称 “ 孔孟 ”。这真的证明了当代的一句话,一个硬道理——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个伟大的女人。孟子的女人是他伟大的母亲
孟母三迁的故事证明了当时的道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