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三国时期最具争议的人。一方面,他维护汉朝正统,尊重天子,把女儿嫁给皇帝为妃;另一方面,他掌权,架空皇帝,为子孙后代铺平了篡位之路。但他自己却一生止步于王爵,再也没有前进过。年轻时,他的梦想只是想成为汉代的征西将军:“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这也是他的志向。而且到了暮年,他又说:“若命在吾,我就是周文王”。他有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img]659043[/img]
曹操年轻时的仕途相当不成功。他本想为摇摇欲坠的汉帝国做出最后的贡献,但政局是黑暗的。忠臣良将被陷害,满朝奸夫。曹操知道汉帝国不可能再有活力了。他本来想隐居,但时势逼人,恰逢黄巾起义天下大乱。黄巾起义刚刚平息,董卓又进入了北京的混乱宫殿。
接下来的曹操完全成了乱世枭雄,他在伐董之战中看到诸侯们各有鬼胎,于是他愤怒地离开了讨东联军。然后逐鹿天下:讨吕布,战张绣,灭袁绍,北征乌桓,统一四分五裂的北方,让人民不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后,他征服世界的梦想停留在滚滚长江面前。面对赤壁战争后三分天下的局势,他知道统一世界在他的一生中是无穷无尽的,他只能依靠下一代。汉中之战和襄樊之战只是为了遏制刘备的势力发展。
在这个时候,他不再是那个只想成为西方将军的傻瓜。他已经是一个极端的大臣,或者实际上是一个皇帝,但他仍然拒绝成为皇帝,只想成为一个周文王。我认为有以下原因。
曹操不能退
不能退货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内部因素
[img]659044[/img]
曹操晚年说的是“如果命运在我身边,我就是周文王”。此时,曹操代表的不是他的个人,而是一个集团。如果他想退休,他的文臣和将军不会愿意,甚至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现在的他,就像几百年后的赵匡胤,他退不可退。此外,一旦他交出权力,汉朝就是士族门阀的世界,汉帝对他的印象一直很差。他手里没有权力,甚至无法保护自己。
二是外部因素
当时,虽然世界上大多数都是稳定的,但南方有孙权,西方有刘备。外部环境太不稳定了。如果在这个时候交出权力,他根本无法控制内部的变化。届时,刘备和孙权肯定会趁机用兵。相对稳定的局面将再次被打破,世界将再次陷入混乱。
曹操不想退
纵观曹操的一生,他没有受到汉朝的任何恩惠。相反,汉朝的几次表演伤害了他的心。他亲自打败了今天的情况。就连皇帝也被他强行抢劫。现在他手里就像一个娃娃。汉朝在他心中只有一个空名。谁愿意把自己一生的成就交给别人?
曹操不能进
虽然曹操当时是一个本质上的皇帝。但孙权和刘备在外面都很贪婪。一旦曹操犯了错误,他们就可以随时举行北伐。内部形势并不乐观。曹操封公爵时,遭到了心腹大臣荀子的强烈反对。可以看出,仍有许多人在汉朝。如果曹操贸然成为皇帝,曹操无法估计后果。此外,他晚年不愿意冒这个险。
@ 曹操会说那句话:“如果命运在我身边,我就是周文王。”。如果命运真的在我们曹家,让我儿子当皇帝吧。他当周文王,不仅是对早年梦想的解释,也是对文臣武将的解释,也是对子孙后代的解释。
为什么曹操只想成为征西将军,成为周文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