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就给大家讲讲古代科举故事。
自隋唐以来,中国已经开始了科举制度,就像我们目前的高考一样,我们都想依靠这个考试制度取得巨大的进步。在欺诈的气氛如此严重的时刻,不可避免地要防止作弊。经历过高考的学生都知道高考有多严格。那么,在古代科举制度中,是否存在作弊现象,还是防止作弊?
[img]655066[/img]
一定有一些。从相关影视剧可以看出,当时科举作弊的氛围非常严重。我们所知道的是,在衣服上写试卷的答案,贿赂考官,这些都是古代的作弊现象。有鉴于此,自然也有一定的防止作弊的手段,而且是各种各样的,周翔也不得不让人们钦佩。
[img]655067[/img]
和现在一样,防止考试作弊从进入考场开始。进入考场时,当时进行科举考试的人员首先要进行全身检查,也就是说要脱掉所有的衣服。但在荣辱观念如此重视的古代,怎么能脱衣服给别人看呢?不要以为当时没办法,为了防止作弊,对此也是别出心裁。考试前几个小时,要求所有考生在考试前洗澡,然后换上官方准备的统一衣服进入考场。没有理由拒绝。不得不说古人真的很聪明。
[img]655068[/img]
除了在衣服上作弊,还有考生贿赂考官的行为,即关系户和对权力的恐惧。与此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一些考官见钱眼睁。这种作弊行为有两种,一种是考官泄露问题,另一种是批改试卷。唐代建立了糊名法,针对在批改试卷中作弊的行为。也就是说,在科举考试中,为了公平起见,把名字盖起来改卷,试卷批改后再揭开。这是使科举制度公正的重要一步。
[img]655069[/img]
当然,不仅如此,随着朝代的变迁,在越来越多的考试中,有很多方法可以作弊,防止科举制度的欺诈。
为防止作弊,古代科举考试 进入考场前,我不得不脱衣服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