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东征,军队规模为“3万步兵、5000骑兵、160艘战舰”。仅凭这样的力量,亚历山大就征服了三个古老的文明国家。征服中亚后,我想征服中国,但我迷路了,去了印度,让中国“逃脱”。
如果亚历山大来到中国,它能征服中国吗?秦位于最西端。如果你想征服中国,你必须首先征服秦。从军事角度来看,亚历山大最大的优势是马其顿方阵。因此,如果你想征服秦国,你必须看看马其顿方阵是否能击败秦军!
在这方面,中西方网民争论不休,所谓的屁股决定了他们的头:西方网民认为中国“幸运地逃脱了灾难”,中国网民认为“村民战斗,安敢战斗”。当马其顿方阵遇到秦军时,会发生什么?事实上,战国时期流行的武器可能解决了真相,并给出了答案!
60多年前(公元前40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支超级精锐部队成立,即魏武卒!吴起改革了兵源制度,用招聘制取代了传统的征兵制度。《荀子议兵》记载:
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甲,操十二石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甲带剑,赢三天粮,日中(半天) 而趋百里。
魏武卒的选拔非常苛刻,只有“日中百里”这一条,是现代特种部队,估计也很害怕。这一记录还提到了“十二石弩”,表明魏军的“弩”至少已经开始正常装备。后来,吴起用5万魏武卒在阴晋战役中击败了50多万秦军。
亚历山大东征七年前(公元341年),著名的马陵之战开始了。《史记》提到“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
显然,到公元341年,战国七雄军装备弩不仅非常流行,而且应该大规模装备,甚至形成“弩阵”战术。秦国作为一个长期与魏国争夺河西重要地区的秦国,不可能不重视弩的发展。@ 苏秦(-前284年)曾提到秦军是“强弩在前,楚戈在后”。
[img]654159[/img]
在任何漫长的铺垫之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忏悔。上面说了这么多,事实上,它解释了这一点:当亚历山大东征时,秦军已经大规模安装了弩,这也是兵马俑出土大量弩的历史基础。
秦弩能打破马其顿方阵吗?事实上,从历史记载中的马其顿方阵来看,秦弩并不难打破马其顿方阵。
所谓马其顿方阵,其实是亚历山大对希腊重步兵方阵的改进,主要是由常备兵、轻装步兵、骑兵、辅助兵组成。
常备兵手持4米左右的长矛,直径0.6米的圆盾。轻步兵和常备兵装备差不多,但是长矛短,圆盾小,装甲轻。骑兵手持长矛,主要用于掩护侧翼和冲锋。辅助兵往往没有装甲,主要武器是标枪、弓箭和投石器。
然而,本质上,马其顿方阵仍然是早期步兵作战的战术。面对秦军弩阵的远距离、大规模、地毯式攻击,马其顿方阵只能被动被击中。至于马其顿方阵的盔甲,以当时的冶炼水平,不可能保护全身,一旦是保护全身的重型盔甲,就不够灵活。
马其顿方阵在与当时的欧洲、中亚和印度军队打交道时,往往能够战胜敌人,但在与秦军打交道时,会遇到很多问题。原因很简单。除了弩阵,秦军还有机动性强的骑兵和车兵,以及在魏武卒斗争中建立的秦锐士。
因此,如果骑兵纠缠骑兵,用车兵+弩阵攻击马其顿方阵,亚历山大的军队基本上没有反击的能力。
特别是骑兵,秦祖先养马,后来被周天子封在秦地,非常适合养马。因为它靠近西军和其他部落,所以经常遇到骑兵战斗。因此,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第一支骑兵部队应该来自秦国。马其顿方阵的骑兵至少很难说他们能粉碎秦国的骑兵。
此外,秦国自成立以来,一直在与西夷和中原诸侯国作战,积累了丰富的战争经验。现在很难找出秦是如何战斗的,但不难想象,特别是商鞅变法后,秦军在步兵、骑兵、车兵等方面有一套严格的战术,不应该比马其顿方阵差。
[img]654160[/img]
事实上,秦军在面对马其顿方阵时仍有许多优势。除了军队和后勤部队,还有东方的战争战略。秦军更熟悉地理形势,更受欢迎(更多的国家概念,后来六国恢复),坚定的战斗意志和决心,战争思想可以跟上时代的步伐。
特别是战争思想,由于战国争端,各种战术或装备,一旦有效,就会立即流行起来,就像上述弩一样,传播得很快。@ 即使与马其顿初战失败,秦国也会吸取教训,迅速学习和提高。
此外,当亚历山大东征时,秦国王是秦惠文王(商鞅的国王)。他的著名将军有司马错、公孙衍和李子。他常年与大师作战。他有丰富的战争经验,军事指挥能力可能不比亚历山弱。
总之,马其顿方阵和秦军的相遇是第一次遇到另一种风格的战术。很难说谁能碾压谁。但从综合实力来看,秦军胜算更大。至少“一寸长一寸强”。面对秦军弩阵的远距离打击,马其顿方阵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几乎只能被动挨打。
而且,亚历山大东征遇到了什么对手,秦国一直面临着什么对手?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亚历山大东征可以横扫所有的牛鬼蛇神,但如何面对久经战争考验的秦国呢?
秦军能打破马其顿方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