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种古装剧历史剧在大银幕上的出现,我们对古代王朝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然而,这些古装剧也存在一个问题。古代细节不够严谨,经常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最明显的是古代圣旨的开始。古装剧圣旨的开头一般是“奉天承运皇帝圣旨”。那么,古代圣旨真的是这样吗?
[img]653829[/img]
是的,不是。在古代,确实有许多圣旨以“奉天承运皇帝的圣旨”开头,但这是基于这句话的出现。事实上,“奉天承运皇帝的圣旨”这句话从明朝开始,由明太祖朱元璋首创。清朝照搬了明朝的规则,清朝也是如此。
此外,这句话的正确读法应该是“奉天承运皇帝,圣旨”,而不是古装剧中的“奉天承运,皇帝圣旨”。然而,我们在古装剧中看到的,即使断句错了,问题也不是很大,但秦始皇汉武帝周围的太监摇开圣旨,大喊“奉天承运,皇帝圣旨”。那么,在朱元璋使用这句话之前,其他朝代是如何开始的呢?
[img]653830[/img]
秦汉一体,当时没那么讲究,但还是给皇帝颁布的命令定了一个特别的名字,分为“制”、“诏”、“高”。由此推断,秦汉的圣旨很可能是这三个字之一,但目前还没有定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圣旨中开始出现“应天顺时,受兹明命”八个字。
时间来到隋唐。隋唐在继承前朝的基础上发生了变化。德宗继承王位时,有八个字:“昊天有命,皇帝受之影响”,这意味着他是受命于昊天上帝的正统皇帝。而且在宋代,大多数皇帝的圣旨都是从“我绍得君命”或“我夺得浩天之眷”开始的。事实上,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初,也是唐宋圣旨的开始,后来改为“奉天承运皇帝,圣旨”,并逐渐流传下来,成为一种固定的格式。
[img]653831[/img]
@ 这才是打开古代圣旨的真正方式,而不是像古装剧一样,从秦汉到明清都喊“奉天承运皇帝圣旨”。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大概是懒吧。你觉得这个怎么样?
古代圣旨是如何开始的? 不要被电视剧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