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起义是历代不可避免的问题。从秦汉到明清,没有一个朝代能摆脱农民起义的纠缠。许多朝代诞生于农民起义的血火交织之中,最终被农民起义摧毁。朱元璋建立的明朝也不例外。它从诞生之初就与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联系”。
[img]651857[/img]
在明朝的许多农民起义中,有一个非常独特的起义,那就是广西浔州大藤峡起义。大藤峡位于广西浔江流域,山深林密,河谷交错,交通条件和自然环境极其恶劣。挣扎在艰难困苦中生存的贫困农民,无法忍受明朝沉重的税收和劳动,在明朝掀起了200多年的起义。
自朱元璋在位洪武年间以来,大藤峡地区多次起义,受到明朝的强烈镇压。然而,广西人民风格强烈,战斗精神丰富。明朝官方屠刀并没有征服他们,而是激发了他们更强烈的抵抗力。每次失败后,他们都会在几年内再次崛起。
大藤峡起义自爆发以来,一直持续到明末天启年间,才基本平息。前后时间跨度超过200年,几乎贯穿整个明朝,在古代农民起义史上是一个奇观。与大藤峡志愿者作战已成为明朝大多数皇帝必须做的家庭作业,这让他们头疼。
嘉靖六年来,大藤峡起义再次轰轰烈烈地拉开帷幕。明朝两广巡抚姚明是一位不懂军事的儒家大臣,但他非常了解人们。他向嘉靖推荐了一代文武全才心学大师王阳明。王阳明当时五十多岁。他听说国家有困难,同意担任两广总督和巡抚。在危机时刻,他承担了平息大藤峡起义的重要任务。
[img]651858[/img]
王阳明真的出手不凡。嘉靖六年上任,嘉靖七年结束战斗,克服了调兵遣将、组织后勤等战前准备工作,恢复了生产等善后工作。实际战斗只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这在之前的大藤峡平定战中是极其罕见的。王阳明对此也相当自满,并写了一首诗来吹嘘:“现在我们用了3000英镑,所以我们可以在一个月内收功。”。
王阳明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平息起义有三个原因。首先,他有效地分化了战前瓦解义军的力量,利用招募和安慰的手段吸引了当地的土司和武装力量,有效地孤立和削弱了义军的力量,达到了野蛮的效果。
二是在大藤峡及周边地区广泛建设学校学院,宣传孔孟之道和心理观念,“教以礼”、“系人心”,有效动摇了义军的群众基础,使义军成为名副其实的孤军。
第三点是最关键的。在对义军的武力讨伐中,王阳明不再那么温柔节俭,而是展现了冷酷屠夫的一面。在战前动员中,他公开声称要杀死所有的义军。“一征不已,至于再征不已,至于三,至于四五,至于六七,一定要灭绝!”
在攻打大藤峡的战斗中,王阳明也始终贯彻这一原则,大藤峡志愿者也遭遇了残酷的屠杀。战斗结束后,大藤峡成了人间炼狱:“悬崖谷之间,死者无法胜计,臭熏蒸,无法复活”,“在悬崖洞和树下,死者的男女老少堆积在一起,大约有4000多人”。
成千上万的义军逃进了深山密林。为了斩草除根,王阳明命令官兵长期困倦。结果,逃进深山的义军和他的家人饥寒交迫。“大雨中,饥饿已经过去,阳光明媚后,烈日燃烧,火焰燃烧,半个多月后,他们都被糜烂而死”。成千上万的名义军和家属参加起义,“虽然他们已经脱网,但他们不能超过几十个人”。最后,只有十几个人侥幸逃脱,杀戮前所未有。
王阳明的才华和美德是值得称赞的,但他指挥的大藤峡之战也凸显了他冷酷屠夫的一面。大藤峡的义军都是生活所迫的贫困农民,不是十恶不赦的江洋大盗,却被他残酷杀害。称之为终身污点并不过分。
让心学大师王阳明成为一个冷酷的屠夫:大藤峡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