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时期,有许多皇帝和诸侯,那些皇帝或诸侯,都有很多养子。
一些皇帝甚至热衷于把王位传给养子。五代第一位开国皇帝朱温想把王位传给养子朱友文,这让他的儿子朱友贵非常不满。结果朱友贵带兵闯入皇宫,骂他爸爸是“老贼”,然后杀了他爸爸。朱温的另一个儿子朱友贞对此感到不满。接着,朱友贞率军打败并杀死了朱友邈。因此,梁帝国终于建立起来,很快就崩溃了。
[img]649651[/img]
虽然有些皇帝没有把王位传给养子,但养子的存在,夺走了自己儿子的王位。例如,李嗣源是李克用的养子,后来他夺取了李克用亲子李存旭的王位。李从科是李嗣源的养子,李从科也夺取了李嗣源亲子李从厚的王位。如果李克用和李嗣源没有收养子,他们自己儿子的王位不会被夺吗?而整个后唐,还不会灭亡吗?
还有一些皇帝把王位传给了养子,尽管他们没有伤害皇帝或皇帝的儿子。然而,养子失去了他的国家。例如,石敬堂把王位传给了养子石,石贵把国家传给了契丹人。郭威把王位传给了养子柴荣,柴荣的国家又被赵匡胤夺走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整个五代时期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养子坑爹”的时代。
那么,既然养子坑爹这么厉害,为什么五代帝王诸侯还这么热衷于收养子呢?
[img]649652[/img]
第一,收养子的传统是从晚唐传到五代的。
事实上,收养子的传统在晚唐时期已经流行起来。晚唐是一个宦官专政非常严重的朝代。宫廷里的宦官有很高的权力。他们甚至可以随意杀死皇帝。这些宦官有权力,他们当然想传递这种权力。然而,他们没有后代,也做不到。因此,他们收养了他们的儿子。
宦官收养子,就形成了一种潮流,节奏让人自然不甘寂寞,也跟着收养子。
所谓“上下效应”,其他地方的官员也收养子。这样,收养子在整个晚唐形成了一种持续到五代的氛围。
二、收养子能增强自身实力。
五代之如此混乱,是从中晚唐开始,出现了军阀割据,从而形成了复杂的多股实力。此外,黄巢起义后来,沙陀人、吐蕃人、维吾尔人等进入中原,使得五代时期的势力过于复杂。这些力量不仅多,而且平衡。也就是说,没有人能帮助别人。虽然北方先后建立了梁、唐、晋、汉、周五的政权,但这五个政权并没有统一世界,实力也不是绝对占主导地位。因此,很快就被其他政权所取代。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五代皇帝和诸侯热衷于收养儿子。收集一些战斗力强的下属作为养子。这样,下属就会与自己保持密切的关系,全心全意地为自己而战,而不是背叛自己。同时,你的力量会变得非常强大,当你与其他诸侯作战时,你会变得更强大。
[img]649653[/img]
三、收养子是亲儿子不番盛。
五代是一个战争频繁的时代,整天都是仇杀和攻击。因此,许多人成为妻子和孩子,他们的后代并不繁荣。
如果他们是皇帝和王子,他们都是从战场上战斗起来的。他们的许多儿子都被敌人杀死了,留下的不多。例如,李克一生中有11个儿子,但7个儿子被杀。李有五个儿子。除了一次自杀,他们都在政变中被杀。这种情况在当时太普遍了。
但另一种情况是,许多皇帝和王子被人为地杀害。例如,郭伟是后汉的将军。后汉皇帝刘承佑怀疑郭伟,杀死了郭伟的儿子。因此,郭伟也把王位传给了养子柴荣,柴荣的前三个儿子也被刘承佑杀死了。
儿子不蕃盛,@ 皇帝和诸侯只能收养大量的儿子。如果不收养子,可能没有人会继承国家,或者像柴荣一样,选择了一个小儿子柴宗训来继承国家,导致国家最终被带走。
揭示:为什麽五代时期的皇帝如此喜欢收养子?